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特别是宋朝商业科技高度发展,指南针和水密封舱等航海技术的发明和之前牵星术、地文潮流等航海知识的积累,加上阿拉伯世界对海洋贸易热忱,使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说明清朝政府的对外政策。
材料一 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特别是宋朝商业科技高度发展,指南针和水密封舱等航海技术的发明和之前牵星术、地文潮流等航海知识的积累,加上阿拉伯世界对海洋贸易热忱,使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盛。
——《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在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提坝、渠堰、海塘。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増加,棉花、甘底、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中国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清朝政府对西方各国基本上采取闭关政策。正如乾隆给英皇敕谕所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下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说明清朝政府的对外政策。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趁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族关系发展的主要模式。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两千多年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
材料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趁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图一、图二中A(阴影部分)B(白色区域)分别表示的王朝名称。(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族关系发展的主要模式。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两千多年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科举制度。
材料一 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历程

——改编自《中国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它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オ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カ,培育了顺从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在①、②处应填内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科举制度。
2.选择题- (共13题)
6.
宋朝《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重文轻武 |
B.重农抑商 |
C.削弱相权 |
D.文化专制 |
8.
永州某中学七年级(1)班举行“经济重心南移主题讨论会”,下列叙述不符合这次讨论会主题的是
A.苏湖熟,天下足 |
B.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C.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
D.开封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
9.
辨别历史叙述”与“历史评价”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唐太宗时期唐与吐蕃和亲 |
B.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 |
C.戚继光是著名的抗倭英雄 |
D.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
10.
英国著名科学家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学术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其中在航海上改变世界的科技发明是
A.造纸术 |
B.印刷术 |
C.指南针 |
D.火药 |
13.
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家请客的座次位置,可见对他家请客情况了如指掌,朱元璋能够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的原因是
A.废除丞相 |
B.废除中书省 |
C.设立三司 |
D.设立锦衣卫 |
14.
2012年4月16日上年9时,中国海军“郑和”舰从大连某军港启航。海军司令吴胜利出席欢送仪式并发表讲话,“郑和”舰扬帆远航,追寻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航迹。下列表述与郑和下西洋不相符合的是
A.最远到达马来西亚和印度 |
B.从1405-1433年共出航七次 |
C.其目的是为了“示中国富强” |
D.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
15.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早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就被详细介绍。这本书是
A.《天工开物》 |
B.《本草纲目》 |
C.《齐民要不》 |
D.《农政全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