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永兴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67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2/20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刀(pō) 难(jué) 咨(zhōu) 崩(cú)
B.夫(guàn)    狡(xiá) 亵(wěi) 名(nì)
C.官(páo) 粉(zhī) 忿(huì) 述(chǎn)
D.画(zēng)    梁(jí) 徒(xiǎn) 素(gāo)
2.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张家界旅游,面对那一座座从地下突兀而起的山柱,你必定会臣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B.最后一个隧洞竣工以后,这条耗资巨大、历时两年多的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贯通
C.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八面玲珑的人。
D.有人认为上网弊大于利。因为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使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一拨,年轻斑羚一拨。
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今年四川企业“走出去”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投向“一带一路”沿线的项目就约占40%左右。
D.是否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是能不能做到造型轻巧、色彩协调、绘画富有诗意的前提。

2.句子默写(共1题)

4.
根据课文填写。
(1) ***《沁园春 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2)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描写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5)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时,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         

3.诗歌鉴赏(共1题)

5.
诗歌鉴赏。
【甲】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小题1】【甲】词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重在 ;下片重在    
【小题2】【甲】词【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科技说明文阅读
重视新诗的语言形式
在语言文学中,没有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富有形式感。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衡量一个诗人造诣的高低,首先要看他对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诗人的人格魅力,只有通过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才具有诗的价值。我们不能认同关于新诗的“裸体美人”论、“散文美”论,就是因为它们抹煞了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包含于语言形式之中。新诗应是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真正融合。
新诗的形式要素,包括内形式(隐喻结构、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与外形式(词语、体式、音节、韵律、色彩等)。实际上,诗的外形式与内形式是不可分的。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内形式”建构,而对“外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造成了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外形式”是对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智性的验示,形成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外形式”,“内形式”就失去了依托。同样,“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没有“内形式”,“外形式”也成了空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因缺乏内形式(也有诗情虚假的原因),导致诗意肤浅或空泛。一首优秀的诗歌,总是内外形式健全完美,高度融一。
新文学诞生近一个世纪以来,为什么新诗未能取得像小说、散文那样长足的发展?新诗语言形式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大概是其主要原因。
新诗语言形式的生命力,在于发挥现代汉语的特色。既要顺应中国人的现代生活节奏,从大众口语和民歌民谣中汲取活力,又要善于从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汲取艺术营养,接通新旧诗之间的血脉联系;既要从寻根探源中发掘汉语诗意(诗性)的闪光点,在打破和摆脱诗体语言的束缚中建立新诗体格式,又要将汉语诗歌艺术置于世界诗歌艺术的潮流中,从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诗歌语言艺术的对话中显示出新异感和光色。
新诗语言的规则性与心灵抒发的自由性,是一组矛盾。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能够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获取诗创造的自由。亦如跳舞,一旦谙熟舞步,即可从别扭进入自由的状态。确立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就是要实现新诗创作从“走路”进入“跳舞”的艺术转变。
【小题1】下列关于“新诗的形式”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就是因缺乏内形式而导致诗意肤浅或空泛。
B.诗的“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而“外形式”,则是对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素养的验示,因此诗的内形式要比外形式重要一些。
C.新诗的内形式包括体式、音节、韵律等;新诗的外形式则包括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
D.诗歌“外形式”形成了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新诗形式欲有生命力,则应顺应中国人的生命节奏,从口语及民歌中汲取活力,又从优秀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接通新、旧诗体之间的血脉联系。
B.诗人的本领在于:能够从新诗语言的规则性和心灵抒发的自由性中获取诗歌创作的自由。
C.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外形式”建构,而对“内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造成了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
D.新文学诞生近一个世纪以来,新诗未能取得像小说、散文那样长足的发展,可能是因为新诗语言形式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裸体美人”论、“散文美”论抹煞了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没有达到新诗的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融合。
B.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寄寓于诗歌的语言形式之中,只有能把握住诗的语言形式,你才能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本质。
C.诗人的人格魅力,只要通过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就具有诗的价值。
D.我国的新诗要形成自己的特点,要得到长足发展,在改掉缺乏“内形式”这个问题的同时,还必须重视诗歌“外形式”,因为外形式是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