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起舟更不回。
(1)材料一中的胡曾和皮日休对隋朝大运河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为了“使百姓能够生存”,这位君王从哪些方面做起?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起舟更不回。
——(唐朝)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朝)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采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巳经死亡。——翻译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胡曾和皮日休对隋朝大运河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为了“使百姓能够生存”,这位君王从哪些方面做起?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2.
对外交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形式是多方面的,有政治方面,经济方面,人文方面等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时期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当时对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图一和图二就是当时对外交往的文化大使。请写出他们名字并简述对外交往的史实。
(2)图三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反映了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郑和及其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图四的漫画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对外实行了什么政策?
(4)比较唐明清三朝的对外政策你有何感悟?

(1)唐朝时期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当时对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图一和图二就是当时对外交往的文化大使。请写出他们名字并简述对外交往的史实。
(2)图三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反映了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郑和及其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图四的漫画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对外实行了什么政策?
(4)比较唐明清三朝的对外政策你有何感悟?
3.
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一个重要的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产生了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材料二: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2)材料二中的“封建变成郡县”是什么意思?“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3)“元”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哪一句话说明了“元”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因素?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材料一: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1)材料一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思想?材料二: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2)材料二中的“封建变成郡县”是什么意思?“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3)“元”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哪一句话说明了“元”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因素?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4.
王朝更替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修建历时72年,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都城长安的特征。唐王朝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
材料二:“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材料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清朝皇帝先后册封西藏宗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3)根据材料三,说说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管理设置的机构是什么?清朝对西藏等边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材料一: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修建历时72年,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都城长安的特征。唐王朝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
材料二:“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哈《朱元璋》
(2)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清朝皇帝先后册封西藏宗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3)根据材料三,说说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管理设置的机构是什么?清朝对西藏等边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5.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①这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②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
(1)栏目一的两段材料分别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两项建筑?
(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
(如图)它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提供了条件。

(2)栏目二的图片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除此以外,另外三项发明也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充实栏目二的内容请你推荐一项发明,并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3)分别写出栏目三中三幅图片人物的代表性著作。
(4)综合上述三个栏目内容及相关问题,你有何认识?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①这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②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
(1)栏目一的两段材料分别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两项建筑?
(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
(如图)它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提供了条件。

(2)栏目二的图片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除此以外,另外三项发明也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充实栏目二的内容请你推荐一项发明,并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3)分别写出栏目三中三幅图片人物的代表性著作。
(4)综合上述三个栏目内容及相关问题,你有何认识?
2.选择题- (共8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