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连线题。
(2)根据图片和所给提示,辨认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

图1:他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和任用,在位期间开创唐朝盛世。他是( )
图2:他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他是( )
图3:他本是布衣,称帝后废丞相,独揽国家的全部军政大权。他是( )
图4:他曾是“少年天子”,在位期间征噶尔丹,设南书房。他是( )
(3)下列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清朝前期疆域图示。其中A处应该填_______ B处应该填_______。

(4)从西藏、新疆或台湾中,选择一个地区,说说清朝是如何加强对这一地区有效管辖的。
(1)连线题。
历史阶段 | 阶段特征 |
隋唐时期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辽宋夏金元时期 | 繁荣与开放 |
明清时期 | 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
(2)根据图片和所给提示,辨认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

图1:他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和任用,在位期间开创唐朝盛世。他是( )
图2:他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他是( )
图3:他本是布衣,称帝后废丞相,独揽国家的全部军政大权。他是( )
图4:他曾是“少年天子”,在位期间征噶尔丹,设南书房。他是( )
(3)下列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清朝前期疆域图示。其中A处应该填_______ B处应该填_______。

(4)从西藏、新疆或台湾中,选择一个地区,说说清朝是如何加强对这一地区有效管辖的。
2.
漫步古代中国的城市。

(1)唐朝长安城商业繁荣,请你从图中找出1-2个证据加以说明。(回答出2个。)
(3)唐宋时期商业贸易的兴盛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4)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概括明朝北京城布局的特点?
(5)明朝北京城有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请写出3个中轴线上的建筑,并为其中一个建筑设计一张名片。
材料一:《唐朝长安城的西市示意图》(注:市署是专门的管理机构;常平仓是调节粮价的粮库;平准署是物价机构)

(1)唐朝长安城商业繁荣,请你从图中找出1-2个证据加以说明。(回答出2个。)
材料二:《梦梁录》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2)根据材料二,描述一下南宋临安商业繁荣的景象。(3)唐宋时期商业贸易的兴盛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4)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概括明朝北京城布局的特点?
(5)明朝北京城有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请写出3个中轴线上的建筑,并为其中一个建筑设计一张名片。
2.选择题- (共31题)
8.
宋太祖说:“五代十国时候,地方割据残暴不仁,百姓深受他们的祸害,我现今挑选文臣能人一百多人,分别去治理各地城镇,即使他们都贪污受贿,也是不能比过一名武将的祸害。”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
A.强干弱枝 | B.重文轻武 | C.重内轻外 | D.冗官冗费 |
14.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A.皇帝的辛劳 | B.仪式的完善 | C.地方的无权 | D.君权的强化 |
15.
吴江县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了清朝前期,已经是“舟楫塞港,街道肩摩”。从盛泽镇的繁荣可以看出,清朝前期
A.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 | B.全国商业网形成 |
C.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 D.大商帮的出现 |
17.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最有可能出自


A.《齐民要术》 | B.《天工开物》 | C.《本草纲目》 | D.《资治通鉴》 |
19.
“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
A.都江堰 | B.大运河 | C.明清皇宫 | D.长城 |
20.
这部书的开篇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内容涉及诗歌、医学等各个方面,极具研究价值,无疑是中华文化之瑰宝。这部书是
A.《三国演义》 | B.《水浒传》 | C.《红楼梦》 | D.《西游记》 |
22.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最后到跪,这一现象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
D.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 |
24.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25.
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 | B.李秀成 | C.杨秀清 | D.石达开 |
31.
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中国将香港一岛割让给英国,“任便立法治理”。
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为通商口岸。
中国赔偿英国鸦片烟价600万元,商欠300万元,军费1200万元,共计2100万元,分4年付清。
……
中国将香港一岛割让给英国,“任便立法治理”。
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为通商口岸。
中国赔偿英国鸦片烟价600万元,商欠300万元,军费1200万元,共计2100万元,分4年付清。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32.
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