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到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引自《元文类》卷四十
材料三: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
——摘自《明史•职官志》
请回答:(1)材料一所示的制度是哪个朝代的什么中央官制?
(2)材料二记载的是什么制度?“中书省”是什么机构?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年号“洪武”的皇帝是谁?就材料三而言,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君权?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中的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写出明朝为了加强君权而设立的三个特务机构的名称。
材料一在中外交流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

(1)材料一中图片的人物是中外交流重要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请你从中选择一幅图片,简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摘编自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据统计,明成祖在位22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盛况空前。中国的茶叶、瓷器、造纸、纺织等物产与科技发明,四书五经、书画等为代表的中华书籍,成为物质文化交流重要的产品。郑和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
——摘编自《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郑和能够实现远航的条件有哪些?概括出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意义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皇帝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2)材料二中“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当时负责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什么?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3)清朝初期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理,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册封之外,康熙帝时,清军入藏平定分裂势力,并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封号是什么?(4)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5)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一:下列图片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联系的概貌。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1)与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有关的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
(2)图三反映了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这一壮举能实施的原因有哪些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相当活跃,为此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2.选择题- (共26题)
①在西藏设置都督府
②规定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③在西藏设置行省
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④ |
A.《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 |
B.《农政全书》,总结了中国古代许多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术 |
C.《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巨著,有人称它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
D.《徐霞客游记》,是地理学家徐弘祖的旅游日记,记录了他曾游历的地理等资料 |
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
C.东起临洮,西至辽东 |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
A.代表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西藏事务 |
B.代表中央政府,指导地方官管理西藏事务 |
C.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
D.代表中央政府,协助达赖、班禅管理西藏事务 |

A.《齐民要术》 |
B.《天工开物》 |
C.《农政全书》 |
D.《资治通鉴》 |
A.依靠压倒性武力统一台湾 | B.以政治和谈方式统一台湾 |
C.借助外国的武力统一台湾 | D.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并用 |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②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④ |
A.《齐民要术》 | B.《天工开物》 | C.《农书》 | D.《农政全书》 |
A. 郑和远航目的和麦哲伦一样,都是为了殖民扩张
B. 郑和远航后,我国下南洋(东南亚地区)的人增多,促进了南洋开发
C. 加强了与亚欧各国的联系
D.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亚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A. 郑和 B. 卫温 C. 施琅 D. 鉴真
3.填空题- (共5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6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