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71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4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江南为之盛国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降职或罢免)。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日:“此马也。”二世笑日:“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不敢扬声。
材料二:

军机处
(1)材料一中“群臣皆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唐朝和明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二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有何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选择题(共19题)

3.
下列事件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南宋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
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A.①②③④⑤
B.⑤③①④②
C.①⑤②④③
D.⑤③④①②
4.
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的是
A.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B.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
C.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
D.关汉卿、白朴、郑光祖、王实甫
5.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人欧洲,促进了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6.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7.
我国古代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是在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
8.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下列哪位诗人的诗有“诗史”之称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9.
某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唐朝的中外交流两种方式:对外输出,对内引进
两种作用: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
三种原因: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②唐朝对外交通便利
③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⑤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0.
比较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西汉与唐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②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③都拓展了疆域
④都加强了对外联系
⑤都出现了治世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1.
北宋时期,中央设三司使“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日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
A.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B.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C.分割宰相权力以加强皇权
D.三司使的权力大于宰相
12.
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A.
B.
C.
D.
1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宋夏和议
B.宋辽盟约
C.宋金对峙
D.唐蕃对抗
14.
某班同学就“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展开了讨论。下列可以作为论据的是
①水稻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②广州、泉州成为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
③南宋时,丝织业在南方兴起,并成为一个重要行业
④杭州是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之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君主权力的强化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D.封建制度的完善
16.
据史书记载,从洪武十八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皇帝自己也感叹:“百僚已睡联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A.废除丞相制度
B.迁都北京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土
17.
《明史.宦官传》载:“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材料反映了明成祖命令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富强
B.收复台湾
C.进行海外殖民,掠夺财富
D.加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18.
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应收录于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9.
明朝中后期,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皇帝昏庸腐朽
C.奸臣把持朝政
D.宦官徇私枉法
20.
为安定边疆,清政府做了很多努力,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1713年以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B.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C.乾隆皇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D.1689年,中英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21.
明清时期,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 统治者鼓励垦荒
B. 改良新品种
C. 人口的迅速增长
D. 治理黄河,修建堤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