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岸区2017-2018学年七校联考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71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6

1.简答题(共1题)

1.
(1)如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框内:
A.大运河的中心
B.大运河最南端
(2)据图指出:大运河有何作用?

2.综合题(共4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盛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也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期。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盛唐诗歌的主流。

——叶郎、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

材料二 商业的发达,城市的繁荣,为宋词的传播提供了极佳的传播环境;市民群体的日益壮大,使宋词的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娱乐活动商业化,勾栏瓦舍的出现,为这种娱乐性文学的发展培育了最合适的社会文化土壤。同时,宋词这种新兴的文体,以其特有的抒情手段、文体风格和传播方式,描绘了宋代城市生活的胜景。而也是这种别具风情的城市土活,为宋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摘编自谭俊洪《宋代经济发展对宋词传播的影响》

材料三 清代文学是现实社会生活造成的。清朝的文人学者,不满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较普遍地存在反对清廷的民族思想。……随着城市工商业的活跃,一度被摧残的资本主义萌芽又开始发展,促进了戏曲小说的繁荣。乾隆、嘉庆时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儒生们脱离现实,埋头于故纸堆中,因而文学创作的复古倾向也更为严重。

——据卢东林《清代文学概述》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诗歌反映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词与宋代城市生活的内在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繁荣的政策因素。
(3)对于文化与时代的关系,上述材料有何共同认识?
3.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
请回答:
(1)由于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而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是谁?列举唐朝先后设置的管理天山南北地区的行政机构。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哪一王朝?列举这一王朝民族融合的成果一例。
(3)武力平叛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列举清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展的平叛斗争。
4.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请回答:
(1)唐朝时,中外交流频繁:玄奘西行印度,学习印度的佛法;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先进文化。这昭示了唐朝对外交流有什么特点?
(2)瓷器是中国古代发达的物质文明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力载体之一。请指出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为瓷都地点。如图为目前发掘的最大宋代沉船“南海一号”总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其中瓷器13000余件套,金银铜器400多件套,这说明了什么?

(3)远洋航行是促进中外交流互鉴的重要方式。哪一科技发明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条件?《明成祖实录》:“愿比内郡依华风”“仰慕中国衣冠礼仪,乞冠带还国”之类的事情比比皆是,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有何重大意义?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印刷术使快速、便宜且大量地生产文本成为可能。到 9 世纪,印刷的佛经和儒家经典、日历、农书及大众书籍大量出现,尤其是在中国西南部。宋朝官员在巡视乡村时会携带 大量介绍农业技术的书籍,广为散发。

——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用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的话来概括,就是“在公元 3 世纪到 13 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我国古代科学技 术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着对外科技交流,但我国的科技体系却是独立形成的。同时,中国 古代科学技术比较重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在许多科技领域中都有所体现。

材科三 同其在西方的爆炸性影响比较起来,中国的三大发明对中国却没有什么影响。中 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绝不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与习俗。这 一重大差别的根由可以在新的西方文明的独特性——多元化,适应性强,摆脱了束缚欧亚大陆其它所有文明的传统枷锁中找到。

——材料二、三均摘自尹红梅《中国科技发展文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的发明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三大发明对中国影响不大的原因。
(4)综上,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识。

3.选择题(共12题)

6.
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以下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棉花种植由北向南推广
B.商业店铺遍布大街小巷
C.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D.在临安设有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7.
“为了长生不老的目的,却研制出致人死命的战争武器,对炼丹活动也不失为一种嘲讽。”这项战争武器起源于
A.火药的发明
B.印刷术的发明
C.指南针的发明
D.编写《天工开物》
8.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列关于科举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文帝时创立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B.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C.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D.明朝时,科举制退变成“八股文”,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9.
史学界一般认为,唐玄宗统治时期,看似强盛,实则危机四伏。这里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唐玄宗
①荒废朝政
②追求享乐,宠幸杨贵妃
③重用佞臣
④使地方节度使势力坐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曾经统治黄河流域的政权有
①后梁
②后晋
③后蜀
④后周
⑤北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11.
文物对于探究历史有着重要价值。如图图片所示文物能反映唐朝时民族友好交往的是
A.
B.
C.
D.
12.
历史学家吕思勉说,“他以诗为词,用词去表现诗的传统题材,使词取得和诗同等的地位和功能”,“他”是
A.白居易
B.苏轼
C.辛弃疾
D.杜甫
13.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属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的是
①册封五世达赖
②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大败沙俄侵略者
③派兵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
④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武力收复台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
在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我们的人在医学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被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为明代最伟大的科技成就的著作是
A.《天工开物》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15.
18世纪70年代,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带领土尔扈特部历经艰辛回归祖国的民族英雄是
A.渥巴锡
B.尺带朱丹
C.皮罗阁
D.忽必烈
16.
观察下面两幅古代城市平面图,能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有()

①长安城和北京城都有宫城和皇城,布局整齐,气势宏伟;
②明朝都城有三重,皇城居于最 中心;
③唐明两朝都城都有集中的商业区;
④唐都长安与明都北京都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7.
历史学习中,要贯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以下表述属于史论结合的是(  )
A.戚继光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
B.清朝时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C.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
D.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4.填空题(共1题)

18.
如图是《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请将下列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大顺政权建立地点
B.明崇補帝自杀地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