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材料二 唐朝的社会经济在玄宗,天宝年间达到高峰,呈现出繁荣局面,……在耕犁方面,唐朝农民将旧式的直辕犁改进为②,……便于控制,省时省力,只用一牛牵引即可,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材料三

(3)图1中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写出图2中纸币的名称。图3表明了南宋时期南方哪一个手工业部门非常繁荣?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一七七
(1)请写出隋朝统一中国的时间。材料一中的“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得益于哪一个著名的工程?材料二 唐朝的社会经济在玄宗,天宝年间达到高峰,呈现出繁荣局面,……在耕犁方面,唐朝农民将旧式的直辕犁改进为②,……便于控制,省时省力,只用一牛牵引即可,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玄宗的年号,并说指出其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写出材料二②工具的名称,并据材料指出它有什么作用?材料三

(3)图1中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写出图2中纸币的名称。图3表明了南宋时期南方哪一个手工业部门非常繁荣?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
拥有先进传统文化与强大经济实力的中国该怎样看待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不同的认识带来不同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图

(1)据材料一写出宋代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及其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材料二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馈赠当地的国王或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材料三 乾隆二十二年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
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图

(1)据材料一写出宋代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及其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材料二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馈赠当地的国王或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2)郑和远航最远到达哪里?材料二中体现的平等交往、互惠贸易的方式,在当时有何积极的作用?材料三 乾隆二十二年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
——樊树志《国史概要》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开始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是谁的画作?它反映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关系?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材料三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4)通过上探究,归纳文学艺术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

(1)材料一是谁的画作?它反映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关系?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曹翰(宋)《退将诗》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什么政治特点?当时哪一文教制度得到改革和发展?材料三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材料三认为,清代文学艺术取得很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依据课本,列举这一时期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和剧种各一例。(4)通过上探究,归纳文学艺术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选择题- (共18题)
6.
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
B.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 |
C.设宣政院管辖台湾地区 |
D.元灭北宋,统一全国 |
8.
一位南宋书生每当看到妙语佳句时,总喜欢摘抄下来。在他的“摘抄本”中不可能收录的是( )
A.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B.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C.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D.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9.
中文歌剧《马可·波罗》曾在意大利热那亚的歌剧院演出,它取材于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自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往返中国的传奇经历。这一事件发生于我国的
A.汉代 |
B.宋代 |
C.元代 |
D.明代 |
10.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以下科技成就都属于宋代的是
A.发明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用于航海 |
B.改进造纸术和火药的发明和应用 |
C.《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 |
D.《本草纲目》和《农政全书》 |
14.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秦朝 | B.宋朝 | C.隋朝 | D.汉朝 |
15.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
下表是中央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这一地区是( )
时期 | 措施 |
西汉 | 设置西域都护 |
唐朝 | 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
清朝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 |
A.东北 | B.新疆 | C.西藏 | D.台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