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70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6

1.综合题(共2题)

1.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他统治前期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因此被称为什么?

材料二: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朝时武则天为完善这一制度作出了什么贡献?宋代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体现了宋代实行的哪一重大政策?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将路途所见所闻写成一书,这本书是?
(5)其实好的一段统治历史时期与统治者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这些人才中有敢于直谏皇帝,一生曾200多次向皇帝进谏的历史人物是谁?唐朝曾有“房谋杜断”的说法,请问是指哪两个历史人物?
2.
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几朝?
(2)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3)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什么制度?
(4)该朝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台湾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史实分别是什么?
(5)元朝时候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哪个新民族的形成?

2.选择题(共14题)

3.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的是
A.B.
C.D.
4.
《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的寓意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下列选项中,不可以在这本书中查阅到的是
A.隋末农民起义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澶渊之盟
5.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要对“北宋与辽议和”与“北宋与西夏议和”进行比较,下列比较项中比较出的“相同”点不准确的是
A.都是北宋送给对方“岁币”
B.都是北宋向对方“称臣”
C.有利于边境的贸易与开发
D.双方都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6.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我国的
A.江浙地区
B.华东地区
C.江浙地区
D.四川地区
7.
唐朝末年,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A.辽
B.北宋
C.南宋
D.金
8.
北宋时期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河北定窑
B.河南汝窑
C.江西景德镇
D.成都大邑
9.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不包括
A.纸币的流通
B.火器的普遍使用
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D.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0.
北宋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主要目的是
A.保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避免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
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以期分解文臣知州的权利
11.
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颂。岳飞抗金赢得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
A.他被宋高宗、秦桧等诬陷,蒙受冤屈
B.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他坚持的抗金斗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D.他的抗金斗争,抵御了外来国家入侵
12.
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采用削弱相权的办法是
A.分化事权
B.撤销所有权力
C.实行三年一换
D.设通判分其权力
13.
“辽的国号的意思是镔铁,以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赵构
14.
下列文化名人根据其成就进行分类,其中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A.苏轼、关汉卿、白朴
B.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
C.李清照、苏轼、马致远
D.辛弃疾、王实甫、关汉卿
15.
“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
16.
***《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赵构和铁木真 D. 赵构和忽必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