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成化年间,科举考试之法又大大变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应试者必须……代圣贤立言,依格式填写
材料二: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材料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四:“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结果他被斩首……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中的“科举考试”最早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明代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有什么危害?
(5)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明代成化年间,科举考试之法又大大变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应试者必须……代圣贤立言,依格式填写
材料二: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材料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四:“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结果他被斩首……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中的“科举考试”最早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明代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有什么危害?
(5)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现大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材料二中的“郑君”指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他此举有何意义?
(4)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为此,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5)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一谈你的认识。

材料二: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现大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1)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材料二中的“郑君”指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他此举有何意义?
(4)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为此,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5)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一谈你的认识。
3.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古到今在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都为后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文学方面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是谁?诗圣是谁?
(2)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人层出不穷,请列举两位杰出的词人?
(3)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谁?代表作是什么?
(4)明清时期小说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明朝时期最著名的小说有哪几部?清代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是什么?
艺术方面
(5)唐朝时期书法、绘画等方面创作成就斐然。请列举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各一位。
(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代表作品是什么?
科技方面
(7)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它是何时由谁发明的?
(8)明朝中后期起,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请列举出三位科学家及他们的著作。
文学方面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是谁?诗圣是谁?
(2)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人层出不穷,请列举两位杰出的词人?
(3)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谁?代表作是什么?
(4)明清时期小说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明朝时期最著名的小说有哪几部?清代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是什么?
艺术方面
(5)唐朝时期书法、绘画等方面创作成就斐然。请列举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各一位。
(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代表作品是什么?
科技方面
(7)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它是何时由谁发明的?
(8)明朝中后期起,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请列举出三位科学家及他们的著作。
2.选择题- (共23题)
5.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所去的场所在当时被称作
A.瓦子 | B.邸店 | C.坊 | D.榷场 |
6.
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石守信 | B.赵光义 | C.赵普 | D.赵匡胤 |
14.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
19.
明清时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的高涨,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用的戏曲班社被外人称为“徽班”,由此可见戏曲发展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相关
A.皇帝的扶持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艺术家创新和改进 | D.民间艺人口口相传 |
22.
朱元璋在地方取消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这主要是为了
A. 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
B.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C. 权力分散,加强君主专制
D. 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
A. 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
B.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C. 权力分散,加强君主专制
D. 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