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68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7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2)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3)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7题)

2.
南宋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诸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是指(  )
A.匈奴B.女真C.契丹D.党项
3.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C.
D.
4.
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出现了晋商、徽商等著名的商帮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5.
下列属于两宋时期历史,正确的是
A.元昊建立辽国,赵构建立南宋B.北宋与金的对峙,辽与西夏和南宋对峙
C.女真族建立金,契丹族建立西夏D.澶渊之盟,陈桥兵变,郾城大捷
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D.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
7.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D.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
8.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江南……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诗)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诗)
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