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唐朝时统一青藏高原的赞普是谁?他统一青藏高原后把都城定在哪里?将文成公主嫁给他的唐朝皇帝是谁?
(2)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开始于哪一朝代?
(3)请你写出册封西藏首领的清朝皇帝两位。
(4)1727年清朝设置哪一官职监督西藏地方事务?
(5)通过我国历朝历代与西藏的关系你有何启示?
材料一:唐王朝的强大得益于开放的国策,并在开放中成就伟业,彪炳千秋,所谓“大业来四夷,仁风和万国”,唐王朝的开放和繁盛,吸引了周边众多的国家。
材料二:明朝初期他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国之广都是空前的,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还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材料一中唐朝吸引了周边众多的国家,哪一国家派遣唐使来中国?在唐朝与该国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远洋航行最远到达哪里?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请你结合所学谈谈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4)以上对外政策的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启示?
材料一:这部著作描写了一个与婆婆相依为命的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
材料二:这部小说以三国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材料三:这部小说以責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1)材料一中的“著作”指的是什么?作者是谁?(2)材料二中的“小说”指的是什么?成书于哪一时期?
(3)材料三中的“小说”指的是什么?前80回的作者是谁?
材料一:他是南宋抗金名将,曾统率岳家军在鄙城,大败金军主力,乘胜追击,迫使全军后撤。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材料二:他是南宋大臣,同陆秀夫等人拥立南逸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开展斗争。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材料三:他是明朝抗倭名将,曾在1561年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他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杀害的权臣是谁?(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抵抗的是哪一政权?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什么?
(4)以上材料中的人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简答题- (共1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的是什么?
(2)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的隋朝皇帝是谁?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创立殿试的唐朝皇帝是谁?
(4)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和发展?(写出一点)
(5)明朝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哪里?
3.选择题- (共10题)
4.填空题- (共4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