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五河县武桥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63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0

1.综合题(共4题)

1.
小作文。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在向我们述说一段历史。根据图片所反映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写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史实正确,反映图片之间的联系。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遗产。中国古代建筑就是一部十分真实而生动的中国古代文化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民居:图一选自宋朝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其反映的民居出现于哪个城市?
(2)水利:图二的水利工程是隋唐大运河,它的中心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边防:图三是明朝为抵御外敌入侵修建的“防胡万里城”,请写出其东西两侧的起止点。
(4)外交:图四是清政府利用商人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其名称是什么?请写出清朝的对外政策及产生的消极影响?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建筑与历史的关系的?
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海内之重,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衷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谓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政休》

材料二  “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强大的蒙古帝国,忽必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自秦始皇置宰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四 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成,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是哪朝的行政制度?
(2)材料二中忽必烈统一后在全国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制度?该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该民族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谁?从材料三中找出他废除丞相的理由。(从材料中摘抄,但抄整段材料不给分)
(4)材料四中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谁?
(5)从材料一到材料四中国行政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初年,郑和统率技术上最先进的“宝船”舰队出洋,远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郑和下西洋时,欧洲的探险时代尚未开始……航海期间,郑和每到一地,便宣示中国当朝皇帝的德威,厚赠遇到的君主。
材料二 

(1)据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二的三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一个共同的历史主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三说明领导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的皇帝是谁?
(3)清朝时期,先后平定了噶尔丹的叛乱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在新疆地区设置了什么机构?康熙帝派军武力统一台湾,1684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
(4)材料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11题)

5.
历史课上,同学们进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主题研究性学习,下列图片不能入选的是(  )
A.
B.
C.
D.
6.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是(  )
①西夏    ②元   ③明   ④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

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时各自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请看图回答:

8.

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时各自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请看图回答:

9.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郑和
C.朱元璋
D.戚继光
10.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小明在假期将中国历史教材中涉及的书籍进行分类,如果按学科领域分类,请问分类错误的是
A.《天工开物》《金刚经》
B.《千金方》《本草纲目》
C.《窦娥冤》《牡丹亭》
D.《西游记》《三国演义》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B.李时珍所写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C.贾思勰所写的《天工开物》被称为“技术百科全书”
D.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12.
明清商业兴盛,请问哪两个地方的商人最为活跃?
A.山西;安徽
B.广州;北京
C.湖南;新疆
D.福建;合肥
13.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剧种不断增多,内容丰富,雅俗共赏。被誉为中国文化“国粹”的是
A.
B.
C.
D.
14.
以下不属于清朝前期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
A.瓷都景德镇盛产唐三彩B.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C.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D.晋商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
15.
明朝灭亡的原因有(   )
①政治腐败 ②土地兼并 ③农民起义 ④吴三桂降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