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59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3

1.综合题(共2题)

1.
研究古籍,再现历史。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别生巧技,以铁为印盔界行,用稀沥青浇满,冷定,取平火上再行煨化,以烧熟瓦字排于行内,作活字印板。(翻译:有人发明了一种巧办法,用四周有框的铁板,用一些松脂、石蜡、纸灰等浇满,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松脂融化,就可以印书了。)

——王祯《农书》

(1)材料一中“别生巧技,活字板印”的第一人是谁,材料一的作者在材料一这本书中,还系统总结和创新了哪种技术,他还发明了什么排字法。
材料二: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翻译:方家用磁石磨成针,于是可以指向南方。放在水上常震动摇摆。在指甲上或碗的上端边缘都可以使用,运转的速度很快,但在坚硬光滑,容易滑落掉下,都不如以悬挂为最好的。)

——沈括(梦溪笔谈》

(2)材料二描述的这种发明是,战国时期我国人民用天然磁石制造的类似工具称为什么?在我国什么时期这种技术应用到海船上?后来这种技术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娄乃令所部入拥一火炮燃之,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兵多惊死者,火熄入视之,灰烬无遗矣。(翻译:娄钤辖命令部下点燃一个火炮,声音如雷霆,震得土崩,冒出很多烟,很多兵吓死了,等火熄灭了去看看,只剩下一些灰烬。)

——《宋史》

(3)材料三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发明?材料三说明这一技术在宋元时期广泛用于什么领域?后来阿拉伯人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4)明代出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请根据内容提示,写出著作名称。
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留下很多精品,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沁园春·雪》

(1)材料一中的□□应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一建筑奇迹,主要是哪个时代修筑的?这一建筑奇迹东起何处?西到何处?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四个故事分别出自哪部著作?
(3)材料二这四部著作的作者分别是谁?
材料三:这种戏曲形式既集中体现了南曲轻柔婉转的特点,有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比较典型的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舁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

(4)材料三所描述的这种戏曲形式是。

2.选择题(共24题)

3.
清朝的文字狱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造成的恶劣后果是
A.无人参加科举考试
B.无入吟诗作对
C.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D.大量知识分子过问政治
4.
“和坤跌倒,嘉庆吃饱”这个说法说明清朝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是
A.八旗子弟十分颓废
B.好大喜功花费无度
C.兼并严重流民众多
D.贪污腐败风气盛行
5.
清朝推行了近两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大恶果是
A.对西方殖民起到过自卫作用
B.广州十三行承销外商货物
C.渔舟不能下海捕鱼
D.错失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机会
6.
清朝时,军机处这一特殊的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使皇帝具有
A.同丞相一样的权威
B.至高无上的权威
C.满族贵族同样的权威
D.仪式象征意义没有实权
7.
没有坚持初心,投降敌人为世人诟病的明朝将领是
A.吴三桂
B.努尔哈赤
C.马三宝
D.魏忠贤
8.
使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民族英雄是
A.皇太极
B.郑成功
C.郑克爽
D.施琅
9.
清朝时,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
A.自行决定
B.英国同意
C.报请朝廷批准
D.由清朝直接任命
10.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平定叛乱稳定西北边疆,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
A.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
B.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
C.蒙古族土尔扈特部
D.六世班禅
11.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丁《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
A.黑龙江流域属于俄国
B.钓鱼岛属于中国
C.乌苏里江流域属于俄国
D.库页岛属于中国
12.
清朝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其中青少年不要接触的是
A.棉花
B.甘蔗
C.烟草
D.水果
13.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陆路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过万户,比县城还大,比如
A.北京
B.吴江县的盛泽镇
C.苏州
D.广州
14.
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除贩卖粮食、食盐、绸缎外,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
A.银行
B.公司
C.手工工场
D.票号
15.
清朝时,造成很多地方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人口的快速增长
B.人口的快速减少
C.连年战乱
D.手工业商业的迅速发展
16.
李自成统一指挥百万大军,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在绝望中自缢的明朝皇帝是
A.明神宗
B.明熹宗
C.崇祯帝
D.明成祖
17.
2019年6月7日-8日,一年一度的夏季高考,山东省主要考查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科目,明代类似的选拔性考试主要考查的科目是
A.天文地理
B.经义策论
C.四书五经
D.科技实验
18.
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对其发展的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
A.引进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
B.丝织业中心变成丁北京和南京
C.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D.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19.
下列国家中,有可能派出使臣随同郑和船队来到中国进行友好交往的是
A.巴西
B.肯尼亚
C.英国
D.美国
20.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开创了
A.西大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线
B.东西太平洋的海上交通线
C.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线
D.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线
21.
元末明初,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倭寇”主要来自
A.日本
B.美国
C.葡萄牙
D.英国
22.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
A.殖民战争
B.侵略战争
C.反侵略战争
D.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
23.
明朝中后期,皇帝疏于朝政,大臣结党营私,官吏贪赃枉法,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致使
A.社会经济明显发展
B.政治清明
C.百姓富裕
D.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24.
某校七年级一班进行研究性学习,其中有几个关键词是“闯王”“均田免赋”“大顺”,他们研究的是
A.汉末农民起义
B.唐末农民起义
C.元末农民起义
D.明末农民起义
25.
明太祖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终极目的是
A.强化皇权
B.恢复经济
C.分权给地方
D.分权给朝臣
26.
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在元末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逐步壮大,最终统一全国的是
A.刘邦的队伍
B.张角的队伍
C.黄巢的队伍
D.朱元璋的队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