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南移的过程。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材料一: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南宋 | 11240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2.选择题- (共13题)
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 C.瓦子的出现 |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3.
《阿骨打传奇》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讲述了阿骨打解放奴隶、爱人才、爱民众、聚民心等一系列故事。下列史实与阿骨打无关的是
A.统一女真各部 |
B.建立大金 |
C.颁行女真文字 |
D.订立澶渊之盟 |
7.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四月初一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变”。从此( )
A.辽灭亡 | B.西夏灭亡 | C.北宋灭亡 | D.南宋灭亡 |
9.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主流的历史事件是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设置宣政院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设置宣政院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3.
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 |
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
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 |
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