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历代王朝积极探索治国策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另一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材料二 明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2)有学者认为“明朝用分权的方式达到集权的目的”,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一观点。
材料三 清朝疆域图

(3)将上图中①②补充完整,这些举措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一 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另一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整理自七年级下册教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材料二 明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2)有学者认为“明朝用分权的方式达到集权的目的”,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一观点。
材料三 清朝疆域图

(3)将上图中①②补充完整,这些举措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2.
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开元十三年)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2)节日习俗是社会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为节日注入了新的内容。今天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并且成为当时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主题。请在下表相应位置填上对应的节日。
材料二


图一《前门街市图》(局部)图二清代《茶园演剧图》
(3)图一与图二分别反映了清代什么社会现象?两种现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材料一 (开元十三年)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唐·杜佑《通典》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开元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2)节日习俗是社会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为节日注入了新的内容。今天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并且成为当时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主题。请在下表相应位置填上对应的节日。
诗词 | 传统节日 |
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 ——(宋)辛弃疾 | ① |
三宫催解粽,妆罢未天明。 ——(宋)李清照 | ②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 | ③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宋)欧阳修 | ④ |
材料二


图一《前门街市图》(局部)图二清代《茶园演剧图》
(3)图一与图二分别反映了清代什么社会现象?两种现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
在中国古代跨文化的互动历史中,中华文明远播异域,同时也吸收了异国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玄奘西行求法(邮票)图二《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1)结合图片和所学,分别叙述图中人物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材料二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示例)实证一:活字印刷术由北宋毕昇发明。13世纪传入朝鲜等地区,后传到波斯、欧洲。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欧洲新思想的传播。
实证二:
实证三:
材料三


图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图二《榜葛剌进麒麟图》



图三山东德州苏禄王墓

(3)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划“正确”,错误的划”错误”
图二:麒麟是非洲的酋长所进献
图三:唐与东南亚之间友好交往
图四:郑和船队曾到非洲索马里
图五:明与西亚友好往来的见证
(4)综合以上材料,古代中外交流对当今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材料一


图一玄奘西行求法(邮票)图二《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1)结合图片和所学,分别叙述图中人物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材料二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新工具论》
(2)请结合材料二和示例,继续实证培根的观点。(示例)实证一:活字印刷术由北宋毕昇发明。13世纪传入朝鲜等地区,后传到波斯、欧洲。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欧洲新思想的传播。
实证二:
实证三:
材料三


图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图二《榜葛剌进麒麟图》



图三山东德州苏禄王墓


(3)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划“正确”,错误的划”错误”
图二:麒麟是非洲的酋长所进献
图三:唐与东南亚之间友好交往
图四:郑和船队曾到非洲索马里
图五:明与西亚友好往来的见证
(4)综合以上材料,古代中外交流对当今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2.选择题- (共23题)
6.
历史观点是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评价;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客观叙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兼容并包 |
B.《清明上河图》为张择端所绘 |
C.明朝北京城于1420年基本建成 |
D.清乾隆时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
7.
下列史论结合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 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科举制正式确立 |
B | 唐朝把诗歌列为考试内容之一 | 唐朝不拘一格选才,出现重文轻武局面 |
C | 宋代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 造就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 |
D | 明朝考题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 考试内容丰富,促进文化发展与思想解放 |
A.A |
B.B |
C.C |
D.D |
8.
评价武则天的对联是
A.平心纳谏 开明仁治魏征镜 泣血喊天 遗憾弟兄玄武门 |
B.降临天意 自古历朝男作主 扭转乾坤 当今天下女为尊 |
C.百姓安居 王者颗心昭日月 功臣退隐 仁风杯酒化干戈 |
D.赋诗建业 岂知强弩已成末 坐井观天 不料天朝渐到头 |
11.
2019年1月台北故宫因私自将绝世国宝“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出借日本展出被两岸民众痛批。《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因唐玄宗时爆发动乱致其侄子遇难,无比悲愤而写。这场动乱是
A.靖康之变 |
B.陈桥兵变 |
C.黄巢起义 |
D.安史之乱 |
22.
清大臣胡中藻写道“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乾隆帝旨在
A.惩治官员贪污腐化 |
B.加强思想领域控制 |
C.纠正诗文浮夸之风 |
D.维护清朝民族团结 |
23.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大错”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完全隔绝了与外国往来 |
B.阻碍了传统文化传播 |
C.导致朝廷收入大幅减少 |
D.中国逐步落伍于世界 |
24.
《清顺治朝实录》载:“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耕至六年以后……方准征收钱粮。”这一措施
A.阻碍了清初农业的发展 |
B.导致清朝社会矛盾尖锐 |
C.推动了清初经济的发展 |
D.减轻全国农民徭役负担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