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右玉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57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一例。
(2)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请写出建立辽、西夏、金的民族名称。
(3)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始于哪一朝代?如何管理的?
(4)通过上述史实,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永乐六年到宣德五年,郑和又先后六次率领船队远航,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用中国的瓷器、丝绸等物与各国进行交易,购买各国特产。郑和出访后,各国纷纷向中国派遣使臣和商队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三:在福建有首歌谣流传至今:执法如山军纪明,出师矢志灭胡尘。斩子励众并为国,千秋共仰思儿亭。讲的是当年戚帅率军抗倭时,一次临阵派兵,他的儿子作先锋,路遇大雾没有按时赶到,军令如山,亲儿子被他处以军法。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带去大量中国特产?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依据所学,请你说说郑和“大规模的航海”最远到达了哪里?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

2.选择题(共13题)

3.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C.瓦子的出现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4.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D.和平共处
5.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发明曲辕犁
③开创了行省制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6.
元朝建立人是(   )
A.铁木真B.忽必烈C.蒙哥D.窝阔台
7.
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半两钱B.刀币C.交子D.五铢钱
8.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夏---元昊
③完颜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构
⑤金---耶律阿保机
A.①②③B.②③③C.①②D.④
9.
时下,“一带一路”成为热点。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0.
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  )
A.分化事权,削弱相权B.废除丞相,实施专制
C.加强集权,削弱地方D.设立通判,加强监督
11.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研究,写成了190多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
A.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最早介绍西医学的著作
D.奠定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基础
12.
下图知识卡片的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
13.
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之一。与“1368年”“称帝”“应天府”这些关键词语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朱元璋B.赵匡胤C.成吉思汗D.忽必烈
14.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
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
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B.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D.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
15.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如图)蜿蜒6000余千米,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