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55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1

1.综合题(共3题)

1.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事,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①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论点。
②综合上述材料,自拟观点,进行论述。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了以戚继光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他们依靠人民的力量,在抗倭战争中屡建奇功,终于取得了抗倭战争的胜利。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旺盛。戚继光创造了新的阵法鸳鸯阵,使长短兵器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在抗倭斗争中,屡建奇功,戚家军名闻天下。
材料二 大军前来,只是收回自己的产业,并不是与你们作战,你们理应立即离开,把台湾归还原主。
材料三 下图为清代“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它在雅克萨抗俄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戚继光为什么能在抗倭战争中屡建奇功,并取得抗倭战争的 胜利?
(2)材料二中“你们”指的是谁?
(3)材料三中哪个皇帝御驾亲征?御驾亲征几次最后双方签订条约?
(4)材料三中的战役结束后,中俄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毕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役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毫不介怀。
材料二: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它在经济上挥霍民生财富,在政治上挥霍天朝理想。在郑和的伟大远航中,有人看到辉煌,有人看到辉煌中的荒唐,甚至是悲凉。
材料三: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1)列举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各一例。
(2)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有哪些?(正反两方面)
(3)对比汉唐的繁荣和清朝的落后,你对外交政策有何启示?

2.判断题(共1题)

4.
雍正时设立锦衣卫,这是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

3.选择题(共22题)

5.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C.瓦子的出现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6.
“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这说明宋朝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是(  )
A.家世背景B.科举取士C.德才兼备D.忠孝双全
7.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   )。
A.广东沿海B.四川地区C.中原地区D.浙江沿海
8.
“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宋代人过的这一节日是现在的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9.
在历史知识竞赛中,大屏幕显示“一代天骄、统一蒙古、定都和林”,由此可知该人物是(  )
A.赵匡胤B.阿保机C.铁木真D.忽必烈
10.
某班组织了一场朗诵会,小张同学朗读了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据你所知,此作品的体裁属于(  )
A.唐诗B.宋词C.元曲D.汉赋
11.
明长城的修建,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的(  )
A.匈奴B.蒙古骑兵C.吐蕃D.女真
12.
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D.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13.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它是(  )
A.长城B.故宫C.布达拉宫D.赵州桥
14.
下列故事出自《水浒传》这部作品的是(  )
A.武松打虎B.三气周瑜
C.草船借箭D.官渡之战
15.
2011年5月,中医科学院藏金陵本《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你认为《本草纲目》入选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
A.该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是珍贵的医学参考书目
B.该书当时没有受到朝廷重视,刊行后广为流传
C.它的作者是明朝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
D.这部书有一百九十多万字
16.
东厂是明朝时设立的特务机构。东厂的设立者是(   )
A.明太祖B.明成祖C.雍正帝D.康熙帝
17.
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出现在(   )
A.汉代B.唐代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18.
故宫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这一东方建筑的特色是(  )
A.左右对称、规划严谨B.不拘一格、变幻无穷
C.小巧玲珑、错落有致D.风格独特、曲折多变
19.
《锦衣卫》是以明代特务机关锦衣卫的故事为历史背景的影片。明朝设立锦衣卫的目的是
A.侦缉官民言行
B.发布行政命令
C.参与内政外交
D.审理重大案件
20.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是郭沫若所写的挽联。这副挽联中的英雄是(  )
A.戚继光B.郑成功C.岳飞D.文天祥
21.
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相比较,共同点是(  )
A.反侵略性质B.抗清性质
C.反殖民斗争D.内部战争
22.
历史证明,统一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
A.伊犁将军B.吉林将军C.驻藏大臣D.盛京将军
23.
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4.
下列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曹操煮酒论英雄
25.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mathml#}{x+2y30x+3y30y10{#/mathml#} ,则目标函数z=2x+y的最大值为(   )
26.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mathml#}{x+2y30x+3y30y10{#/mathml#} ,则目标函数z=2x+y的最大值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