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中山一中九年级协作体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65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结合材料一的图片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为了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亡,为了拯救民众于水火,一批仁人志士揭竿而起,浴血奋战;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前赴后继,屡蹶屡战,英勇牺牲,“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批革命志士“敢以颈血溅诸侯”,以手枪、炸弹等铁血手段对抗残暴的专制政体。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永远值得炎黄子孙尊敬和怀念。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是中国近代的什么运动。分析材料三所指运动的意义。
材料四:(独立解放之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中国共产党打响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五:(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壮丽的篇章。
(4)材料五中所述的“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开始于那次会议?这条道路的指导理论设什么?
(5)通过以上材料的分析,谈一下你的中国的复习之路的认识。
2.
会议协商是解决国家争端的重要途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494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实行仲裁,在佛得角以西370里格处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线西划归西班牙。
——《图说天下· 世界历史》系列
材料二:克里蒙梭强硬的说:“如果不把萨尔交给法国,法国决不在任何条约上签字。”……英国提出莱茵河地区仍属德国,但要非军事化。    
——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材料四:1989年12月,美苏两国首脑在马耳他会晤。苏联认为“欧洲存在两个德国是现实,催促解决德国问题只能使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复杂化……德国统一不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研究参考》1990年01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关于殖民地的矛盾源于哪一事件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教皇和教会的这一地位在当时已受到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挑战?
(2)材料二记述的历史背景是哪一国际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最终签订了针对哪一国家的什么条约?
(3)材料三出自哪一重要国际会议的协定?除此之外,请说出这一会议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4)材料四中 “欧洲存在两个德国”与哪一国际格局的形成有关?“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指的是这些国家的什么发生了改变?“欧洲存在两个德国”的局面何时结束,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5)请谈谈你认为解决国家争端的做法。

2.选择题(共13题)

3.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C.瓦子的出现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4.
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年多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5.
2014年以来,新疆地区发生多起“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对此,有评论认为,恐怖事件改变不了新疆民族关系的统一主流。下列关于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发生于新疆的是()
A.册封达赖五世B.册封五世班禅
C.设置驻藏大臣D.设置伊犁将军
6.
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7.
杨湛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下列可能是他所为的是()
①向光绪帝上书言事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参加中国同盟会 ④兴办工矿企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8.如图,AB=DE,BC=EF,AD=CF,求证:AB∥DE,BC∥EF.

9.
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如果要找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你会选择的图片是(  )
A.
B.
C.
D.
10.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1.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主要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土地所有制的变革B.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
C.国家经济发展的停滞D.集体主义精神丧失
12.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主持人蒋昌建来到历史课堂调查学生从歌曲中搜索历史事件的大脑记忆情况,下列歌曲与相关历史记忆不正确的是
A.“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歌词中的“天路”是指青藏铁路,它是在“一五”计划中建成的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带领大家“站起来”的是***
C.“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唱出了我国民族间的大团结,这得益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
D.“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词中的这位老人指的是邓小平
13.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在哲学中以及在其它许多领域中,常常不得不回到这个小民族的成就方面来。”“这个小民族及其成就”主要是指()
A.希腊、城邦国家B.罗马、建筑水平
C.希腊、民主政治D.罗马、文化艺术
14.
奥地利哲学家弗洛伊德曾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打破了人类一向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固有观念。”弗洛伊德所说的这一科学理论是()
A.相对论B.电磁感应C.进化论D.万有引力定律
15.
下列图片记录了二战前后历史的瞬间,四幅图中加速德国法西斯灭亡,决定建立联合国的事件是( )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