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世界历史是一部大国崛起和衰落交替的历史,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关系的主角,大国之间的较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大国崛起》
材料三:“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 权”。“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
材料四: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然成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全球经济力量。调速增效成为中国经济打造可持续增长“新常态”的关键所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既是全球“新局势”的重要组成,又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互动方式正在重构,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提速。……从金砖银行到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从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到推进贸易便利化,中国正不断增强与世界经济的“粘合力”。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受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2 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表现在哪些国家或地区?(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秩序?(2分)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1分)
(4)材料三中所反映的美国国防部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你认为其提出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1分)
(5)材料四中说“在‘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互动方式正在重构”,这跟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什么趋势加强联系紧密?导致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联系紧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各国该如何做? (2分)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大国崛起》
材料三:“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 权”。“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
材料四: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然成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全球经济力量。调速增效成为中国经济打造可持续增长“新常态”的关键所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既是全球“新局势”的重要组成,又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互动方式正在重构,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提速。……从金砖银行到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从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到推进贸易便利化,中国正不断增强与世界经济的“粘合力”。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受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2 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表现在哪些国家或地区?(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秩序?(2分)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1分)
(4)材料三中所反映的美国国防部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你认为其提出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1分)
(5)材料四中说“在‘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互动方式正在重构”,这跟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什么趋势加强联系紧密?导致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联系紧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各国该如何做? (2分)
2.选择题- (共8题)
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 C.瓦子的出现 |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3.
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年多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 | 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
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 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
4.
2014年以来,新疆地区发生多起“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对此,有评论认为,恐怖事件改变不了新疆民族关系的统一主流。下列关于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发生于新疆的是()
A.册封达赖五世 | B.册封五世班禅 |
C.设置驻藏大臣 | D.设置伊犁将军 |
6.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主要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 B.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 |
C.国家经济发展的停滞 | D.集体主义精神丧失 |
7.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主持人蒋昌建来到历史课堂调查学生从歌曲中搜索历史事件的大脑记忆情况,下列歌曲与相关历史记忆不正确的是
A.“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歌词中的“天路”是指青藏铁路,它是在“一五”计划中建成的 |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带领大家“站起来”的是*** |
C.“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唱出了我国民族间的大团结,这得益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 |
D.“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词中的这位老人指的是邓小平 |
8.
奥地利哲学家弗洛伊德曾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打破了人类一向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固有观念。”弗洛伊德所说的这一科学理论是()
A.相对论 | B.电磁感应 | C.进化论 | D.万有引力定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