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学习与探究: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相处融洽的君臣。
(3)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4)谁是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
(5)谁是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6)结合上面的探究,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相处融洽的君臣。
(3)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4)谁是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
(5)谁是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6)结合上面的探究,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析经济格局的变化)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北宋末年以后,淮河以北被金军占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地区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看南方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设夜市,通晓不绝。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从秦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2)材料一、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由材料分析导致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何特点?
(4)读材料三,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析经济格局的变化)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北宋末年以后,淮河以北被金军占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地区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看南方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设夜市,通晓不绝。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从秦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2)材料一、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由材料分析导致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何特点?
(4)读材料三,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
读图,回答问题。
(海内存知己)

(1)图一中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对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图二中鉴真东渡发生在哪个皇帝在位时?他东渡日本后对中日交流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但愿海波平)

(3)图三、图四倭寇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中国奋起反抗涌现出了著名的将领戚继光,他有何功绩?
(4)在近代,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伤害,你认为应该如何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海内存知己)

(1)图一中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对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图二中鉴真东渡发生在哪个皇帝在位时?他东渡日本后对中日交流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但愿海波平)

(3)图三、图四倭寇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中国奋起反抗涌现出了著名的将领戚继光,他有何功绩?
(4)在近代,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伤害,你认为应该如何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4.
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设置西城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材料三: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册封另一位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
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册封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材料一:汉朝设置西城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材料三: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册封另一位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
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册封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5.
方寸纳世界,集邮博古今。邮票以方寸天地容纳了古往今来丰富多彩的历史。我们捧票读邮,就好像在读一本历史画册,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地点……尽在眼前,观察下面两组邮票,回答问题:
(建筑篇)

(文化篇)

(1)请你对图一、图二进行简要的介绍。
(2)图三至图六分别是《西天取经》《黛玉葬花》《桃园三结义》《武松打虎》。它们分别取材于哪部名著?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
(3)这些成就和历史人物给你怎样的感悟?
(建筑篇)

(文化篇)

(1)请你对图一、图二进行简要的介绍。
(2)图三至图六分别是《西天取经》《黛玉葬花》《桃园三结义》《武松打虎》。它们分别取材于哪部名著?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
(3)这些成就和历史人物给你怎样的感悟?
2.选择题- (共15题)
6.
后人称她的词“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她”是
A.武则天 |
B.黄道婆 |
C.李清照 |
D.王安石 |
16.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 )
A.秦始皇 | B.汉武帝 | C.成吉思汗 | D.忽必烈 |
17.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 B.秦隋元 |
C.秦元明 | D.隋元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