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写出2点)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展趋势。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材料一: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仍,我国出现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趋势。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二:太湖流域苏州、湖州的稻米产量占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两浙的丝织品已跃居全国首位。宋代制瓷出现许多名窑,后来居上的景德镇窑成为瓷业中心。宋代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海船制造中心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宋代商业繁荣,内外贸易空前活跃,北宋时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泉州作为外贸港口在宋代崛起,南宋以后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1)材料一表格反映了我国人口在宋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写出2点)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展趋势。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
从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来,这种制度不断的演变,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它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又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看下面图片,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完善了隋朝建立的什么制度?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什么制度?
(3)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是?
(4)明清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以加强君权,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5)清朝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是雍正帝设立了什么机构?
(6)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最高统治者皇帝手握大权,有的皇帝能够励精图治从而会出现封建盛世,请举出隋唐到明清的封建盛世名称。
(1)看下面图片,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完善了隋朝建立的什么制度?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什么制度?
(3)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是?
(4)明清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以加强君权,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5)清朝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是雍正帝设立了什么机构?
(6)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最高统治者皇帝手握大权,有的皇帝能够励精图治从而会出现封建盛世,请举出隋唐到明清的封建盛世名称。

2.选择题- (共14题)
10.
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 B.发明了火药 |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D.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
12.
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西游记》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西游记》
14.
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
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
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
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