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下面是有关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共有三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时期。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史记》,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词在宋代达到鼎盛,词人辈出,优秀作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苏轼、李清照、李白是两宋时期词人的著名代表。元杂剧奠定了我国戏曲由诗歌、音乐、舞蹈结合的艺术特色,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马致远,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2.综合题- (共3题)
5.
下面是《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请看图回答问题。


(1)此图描绘的是哪个朝代的景象?
(2)结合画中景象描述一下当时的城市风貌。
(3)列举出这个朝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中三项居世界之最的表现。


(1)此图描绘的是哪个朝代的景象?
(2)结合画中景象描述一下当时的城市风貌。
(3)列举出这个朝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中三项居世界之最的表现。
6.
***主席在他的词《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恰当地对我国古代帝王们进行了评价。
(1)请你写出这首词中你知道的古代皇帝都有谁?(至少写出两个)
(2)选择我们本学期学的其中一位皇帝,并结合史实加以评价
(1)请你写出这首词中你知道的古代皇帝都有谁?(至少写出两个)
(2)选择我们本学期学的其中一位皇帝,并结合史实加以评价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的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清政府对外实行哪一政策。
(2)从材料二、材料三中找出清政府实行这个政策的原因。你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这一政策的实行对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的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
材料二 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以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摘自乾隆皇帝给英王的信
材料三 嘉庆皇帝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清政府对外实行哪一政策。
(2)从材料二、材料三中找出清政府实行这个政策的原因。你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这一政策的实行对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判断题- (共1题)
8.
下列是关于明代航海家下西洋的知识,有三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1505~15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成功下西洋,他先后到达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这次远洋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非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这次远洋航行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1505~15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成功下西洋,他先后到达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这次远洋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非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这次远洋航行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4.选择题- (共8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