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试卷号:37645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8

1.综合题(共1题)

1.
提到宋代,特别是南宋,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多半是一幅“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柔靡景象。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江南为之盛国也”“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宋代南方不仅手工业非常繁荣,而且上也相当发达,带来了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材料三 见下图


材料四: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2)宋代南方有哪些典型的手工业?
(3)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的名字。
(4)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机构进行管理。设置的机构是什么?
(5)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从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你会得出什么认识?

2.选择题(共15题)

2.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下列哪一项
A.繁荣与开发
B.文明初露曙光
C.分裂走向统一
D.封建国建陷入危机
3.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意图是(  )
A.B.
C.D.
4.
下图是某历史人物的画像,结合画面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以判断此人是(   )
A.岳飞B.寇准C.文天祥D.司马迁
5.
从唐朝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最后完成于
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
6.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7.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8.
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  )
A.分化事权,削弱相权B.废除丞相,实施专制
C.加强集权,削弱地方D.设立通判,加强监督
9.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元昊 D. 赵匡胤
10.
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文天祥B.岳飞
C.寇准D.秦桧
11.
下列是少数民族的杰出领袖,都曾建立过强大的政权,这些政权的名称分别是
A.金 元 吐蕃 契丹
B.辽 蒙古 西夏 吐蕃
C.金 蒙古 吐蕃 西夏
D.辽 元 吐蕃 西夏
12.

端午节是指我国农历的哪一天?

13.
淮安市名称“淮安”寓意“淮水安澜”。中国历史上曾以淮水为界的两个民族政权是(    )
A.北宋和辽B.辽和西夏C.北宋和金D.南宋和金
14.
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以下名词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
A.澶渊之盟、宣政院B.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C.西域都护、中书省D.大都、玄奘西行
15.
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
①设宣政院,首次直接管辖西藏
②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③结束分裂,首次实现大一统
④疆域辽阔,国家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16.
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 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