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28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C.今天的盐阜儿女创建美好家园,依然需要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神。
D.福城郴州既有享誉全国的秀美自然景观,又有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底蕴。

2.句子默写(共1题)

2.
名句回放
①心中的风雨来了,
②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江春入旧年。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     
    ,吹面不寒杨柳风。
⑥门前流水尚能西,     
⑦青女素娥俱耐冷,     
⑧江山代有才人出,     
    ,万夫莫开。
⑩东风不与周郎便,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虫草为林,,以土砾凸者为丘,凸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1)明秋毫
(2)项为之
【小题2】选出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何不试之足
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D.观之正浓
【小题3】请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处)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5】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4.其他(共1题)

4.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驼铃古道与沙山漫漫、碧草连天为伍,牧歌悠悠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相伴……美丽的草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xiá想。一直以来心中有个愿望,去辽阔无垠的大草原骑马驰聘,体验那份豪迈,徜徉在碧草花海中,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闲适。那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草原儿女扬鞭策马时的骠悍,马头琴弹出情歌的温柔;那里更有我心中长久以来营绕在心的一个瑰丽的梦。于是我带着满怀的憧憬走进内蒙古,张开双臂,扑入这一片坚实而温暖的土地,让自己的心与草原的芬芳,沙漠的温柔,奶茶的甘甜,烧酒的浓烈相融,深深地陶醉于这片美丽神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
(1)给下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á想( ) 徜徉( )
(2)语段划线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 )改为( )
( )改为( )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憧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