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大地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4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7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 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


材料二他(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图二、图三)


(1)图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唐朝哪一位皇帝时期?这一历史事件对西藏的社会发展和汉藏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元朝管辖西藏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图二和图三分别指清朝对西藏加强管辖的哪一措施?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4)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2.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 射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材料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3)材料三中的“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谁?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魏征为门下省的侍中、杜如晦任兵部尚书。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废丞相,设三司;罢中书,分六部;设内阁,权强化。

材料四   如下图。


材料五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1)前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个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2)材料一、二中的制度分别叫什么?
(3)材料五中的进士为何招来杀身之祸?谈谈带来的影响。
(4)结合材料三、四的内容,写出这些制度或机构的设置分别是由哪些皇帝在位时实行或设置的。
①“废丞相……分六部”:________。
②“设内阁”:_________。
③设立军机处:__________。
(5)材料二、四时期,我国对西藏和台湾都加强了管辖,请填写材料二时期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名称。
①西藏:_________。②台湾:________。
(6)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说明了什么?

2.判断题(共1题)

4.

清朝前期,我国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为加强对广大疆域的管理,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册封西藏两位首领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 乱;乾隆时期,乾隆帝下令擒拿大小和卓,平定了分裂祖国的叛乱;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管理 西藏地区,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在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 巴勒喀什地,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以下表述能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以上材料所表达 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 涂“未涉及”。

(1)在清朝前期,中国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2)为加强对广大疆域的管理,乾隆皇帝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
(3)我国当时的疆域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
(4)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50多个民族,他们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5)清朝的疆域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3.选择题(共12题)

5.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下列哪一项
A.繁荣与开发
B.文明初露曙光
C.分裂走向统一
D.封建国建陷入危机
6.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北宋时的匠人毕昇的重大发明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7.
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宋朝重武轻文B.宋朝重文轻武
C.从军死伤几率大D.从军收入低
8.
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当时著名的瓷都是( )
A.开封B.广州C.景德镇D.洛阳
9.
明朝时,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当时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苏州B.广州C.景德镇D.杭州
10.
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曰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二曰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
A.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B.对外开放 小农经济
C.对外开放 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 小农经济
11.
明朝前期,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明朝中后期,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朝对外交往特点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对外政策的变化B.封建制度的没落
C.军事实力的落后D.文学艺术的衰败
12.
今天的北京故宫,其实是“故宫博物院”的简称,那个曾经威严不可侵犯的地方,如今早已成为普通民众踏足参观的地方。北京故宫在历史上也叫(   )
A.阿房宫B.未央宫C.紫禁城D.大明宫
13.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 民族矛盾尖锐 B. 皇权高度膨胀
C. 工商业市镇繁荣     D. 近代科学传入
14.
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康熙帝B.雍正帝
C.乾隆帝D.道光帝
15.2017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放宽包括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这些举措有利于(    )
16.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   )
A.AB.BC.C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