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图一)

材料二他(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图二、图三)

(1)图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唐朝哪一位皇帝时期?这一历史事件对西藏的社会发展和汉藏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元朝管辖西藏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图二和图三分别指清朝对西藏加强管辖的哪一措施?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4)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 射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材料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3)材料三中的“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谁?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材料一 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魏征为门下省的侍中、杜如晦任兵部尚书。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废丞相,设三司;罢中书,分六部;设内阁,权强化。
材料四 如下图。

材料五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1)前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个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2)材料一、二中的制度分别叫什么?
(3)材料五中的进士为何招来杀身之祸?谈谈带来的影响。
(4)结合材料三、四的内容,写出这些制度或机构的设置分别是由哪些皇帝在位时实行或设置的。
①“废丞相……分六部”:________。
②“设内阁”:_________。
③设立军机处:__________。
(5)材料二、四时期,我国对西藏和台湾都加强了管辖,请填写材料二时期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名称。
①西藏:_________。②台湾:________。
(6)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说明了什么?
2.判断题- (共1题)
清朝前期,我国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为加强对广大疆域的管理,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册封西藏两位首领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 乱;乾隆时期,乾隆帝下令擒拿大小和卓,平定了分裂祖国的叛乱;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管理 西藏地区,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在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 巴勒喀什地,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以下表述能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以上材料所表达 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 涂“未涉及”。
(1)在清朝前期,中国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2)为加强对广大疆域的管理,乾隆皇帝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
(3)我国当时的疆域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
(4)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50多个民族,他们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5)清朝的疆域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3.选择题- (共12题)
A.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 | B.对外开放 小农经济 |
C.对外开放 八股取士 | D.闭关锁国 小农经济 |
A.对外政策的变化 | B.封建制度的没落 |
C.军事实力的落后 | D.文学艺术的衰败 |
A. 民族矛盾尖锐 B. 皇权高度膨胀
C. 工商业市镇繁荣 D. 近代科学传入
A.康熙帝 | B.雍正帝 |
C.乾隆帝 | D.道光帝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