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六国破亡”的原因是什么?依据作者的观点,北宋、南宋是否“从六国之故事”而“破亡”?列举史实加以说明。
(3)综上所述,你认为苏洵写《六国论》的意图是什么。
(4)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对你列举的史实加以评价。
材料一大宋皇帝证致营书于大架升皇帝调下:共遵成(成)信,皮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绍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刻,沿边州军各守疆界……
——选自《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莽在路秦,路秦而力亏,破天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车路秦耶?曰:不路者以赔者丧,益失强接,不能独完。故曰:禁在赂秦也。
……
鸣呼!以路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系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剖,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成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候,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路而胜之之势,简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选自苏海(苏轼之父,1009-1066年)《六国论》
(注择)①食之不得下咽:寝食不安,内心性恐。
②苟以:如果凭着。
③从:跟从。
④故事:先例。
(1)材料一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盟约?请写出该盟约的名称。(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六国破亡”的原因是什么?依据作者的观点,北宋、南宋是否“从六国之故事”而“破亡”?列举史实加以说明。
(3)综上所述,你认为苏洵写《六国论》的意图是什么。
(4)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对你列举的史实加以评价。
2.
图③所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③所示的是中国古代哪一著名水利工程?开凿于哪一时期?
(2)该水利工程以为 中心,北抵 ,南至 。(填写当时的地名)
(3)请在图③中框内填写出该水利工程各段的名称。(每个框内填写个字)
(4)这一著名水利工程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

(1)图③所示的是中国古代哪一著名水利工程?开凿于哪一时期?
(2)该水利工程以为 中心,北抵 ,南至 。(填写当时的地名)
(3)请在图③中框内填写出该水利工程各段的名称。(每个框内填写个字)
(4)这一著名水利工程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
2.选择题- (共16题)
4.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热盛时期,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盛唐气象的是
①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曲辕犁
②国内各族和国外商人、使者、艺人等云集长安
③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调北少数民族风俗的影响
④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①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曲辕犁
②国内各族和国外商人、使者、艺人等云集长安
③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调北少数民族风俗的影响
④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4.
对下图所示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 1662年 | 1689年 | 1727年 | 1771年 |
事件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 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 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
A.民族政权的对峙 |
B.封建社会的危机 |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3.填空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