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43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稳,天下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材料一 (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材料二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三 掌握农作物生长规律,总结农业生产经验,在漫长的农业发展史上一直是先民们的着力之处。北朝时期农学家贾思勰的作品成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农学巨著不仅介绍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
(1)材料一记载了唐太宗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达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稔”?
(2)材料二所述的“粮仓”和“纸币”分别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促进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原汉族与周边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发展形成今天多民族的大家庭。
材料一:在唐朝周边地区,生活着许多民族,有的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唐初,太宗派大军袭击东突厥,在当地设置都督府进行管理。对于吐蕃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南诏建国后,与唐朝有过摩擦和战争,后来双方在点仓山会盟,南诏归附唐朝,接受唐朝的册封。
材料二:两宋时期,北方的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先后发展壮大起来,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们不断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大交融。两宋政权与这些政权多次兵戎相见,后采取议和的措施,给其岁币,形成了相对和平的并立、对峙局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对周边民族采取的主要政策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宋政权对周边民族政权采取的措施与唐朝的主要不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两种基本方式。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3.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元朝以前,尽管也有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并建立自己的政权,却从来没有哪个少数民族能够统治整个中国。蒙古人崛起以后,经过了70多年的军事征伐,终于统一了中国,形成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元帝国。

(1)“疆域空前辽阔的元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你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中的示意图反映的是元朝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3)举例说明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写出2例)
(4)综合以上探究,你觉得元朝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2.选择题(共16题)

4.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下列哪一项
A.繁荣与开发
B.文明初露曙光
C.分裂走向统一
D.封建国建陷入危机
5.
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其中反映“澶渊之盟”订立时的一幅是
A.
B.
C.
D.
6.
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7.
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
A.秦朝疆域图B.唐朝疆域图C.元朝疆域图D.清朝疆域图
8.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①将兵权收归中央
②派文官任知州    
③重武轻文政策
④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宋灭亡 
②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③蒙古军队灭金 
④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A.④③②①B.③④②①C.④②③①D.④①②③
10.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灭辽
②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
③南宋建立
④金军攻破开封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11.
“北宋时期,(相比)状元及第(的荣耀),即使(武将)率领数十万,光复幽蓟两地,军队高奏得胜之歌回还,在太庙献上胜利捷报,这样的荣耀也是比不上的。”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A. 重文轻武
B. 守内虚外
C. 对外开放
D. 重视边防
12.
下列没有关系的一组是( )
A.陈桥兵变——赵匡胤B.岳飞抗金——北宋
C.澶渊之盟——寇准D.辽——阿骨打
13.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描绘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生活
A.西夏
B.契丹
C.党项
D.女真族
14.
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
B.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抗辽不力
C.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D.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15.
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A.唐末农民起义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朋党之争
16.
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的皇帝是
A.辽太祖
B.辽太宗
C.元昊
D.成吉思汗
17.
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8.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19.
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