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76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28

1.句子默写(共1题)

1.
名句积累与运用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2)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5)《春望》中诗人以战乱之中家书的难得,说明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惦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典故,既暗示自己贬谪时间之久,又表现世态变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游山西村》一诗中融人生哲理于自然风光之中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8)古往今来,历代志士仁人,或为忠君,或为报国,留下了一曲曲壮歌,而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堪称“壮中之壮”,不仅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也充分体现出了诗人大义凛然的民族魂魄。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战国策》,简称《国策》。是由西汉 (人名)编订战国时期诸国史料汇集成书。题目中“讽”的意思是:
【小题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我也( )
视之(  )
③齐地千里(  )
④能讥于市朝(  )
【小题3】文章第一自然段中,邹忌通过反思找出自己“受蒙蔽”的原因,请你用文中的几个词概括出来,并谈谈第一段的作用。
【小题4】文章结尾重点描述了“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时间段进谏人数的变化,作者想以此说明什么?
【小题5】进谏为公,纳言为民,邹忌和齐威王可谓一对相得益彰的明君贤臣,请你说说他们的贤明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

3.语言表达(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语言表达。
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我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话:“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还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个电话叫我起床吧。”妈妈说:“好,乖。”
电话响的时候我在做一个美梦。我抬手看表,才五点四十。我不耐烦地叫起来:“我不是叫你六点吗?我还想多睡一会儿呢!”妈妈在那头突然不说话了,我挂了电话。
天气真冷啊,公车站台上我不停地跺着脚,我旁边却站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听着老先生对老太太说:“你看你一晚都没睡好,早几个小时就开始催我了,现在等这么久。”
终于车来了,开车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等我上车之后就轰轰地把车开走了。我说:“喂,司机,下面还有两个老人呢!”那个小伙子很神气地说:“没关系的,那是我爸爸妈妈!今天是我第一天开公交,他们来看我的!”听到司机的这番话,我的眼泪突然涌出了眼眶。
忽然想起一句犹太人谚语: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看过这则故事,请说说你的阅读感受。(不少于1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