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41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4

1.综合题(共3题)

1.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1)上图①、②分别是哪两个政权?上图政权中③、④的建立者分别是谁?
(2)建立元政权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时代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材料二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在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某一项成就。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某一项成就”指的是什么?它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4)宋代我国科技遥遥领先,你认为这一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妄做天!
(5)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你认为宋元时期的历史还可以从哪个角度着手研究?
2.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城,以其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和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1987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下面两幅图就是长城的两个关口,左边是嘉峪关,下边是山海关。联系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1)你所见到的长城大部分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他的起止点是什么地方?
(2)秦长城和明长城修筑的目的有何不同?
(3)有人认为长城的修筑是明王朝走向封闭、没落的表现,消极作用大;也有人说长城防御了游牧民族的骚扰,保护了中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针对这两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2.列举题(共1题)

4.
列举题:
(1)请列出明朝两部著名的科技著作。
(2)请列举明朝两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3)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4)列举明朝对外交往的两例事件。

3.简答题(共1题)

5.
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回答问题:
(1)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沿途经过了哪些大洋?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3)你认为郑和的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有哪些?
(4)郑和下西洋的的意义有哪些?

4.选择题(共24题)

6.
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B.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发明了火药
D.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7.
《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他描述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8.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为后来欧洲航海活动创造有利条件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明朝新出现的是
A.宣政院
B.东厂
C.锦衣卫
D.内阁制度
10.
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11.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产品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兴起于(  )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
12.
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3.
下图是初三同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整理的知识点,据此判断,该专题是
A.唐朝经济的繁荣B.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D.古代商业的发展
14.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
B. 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 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15.
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
16.
《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情节:鲁智深曾逛到东京某个地方,这里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他到的这地方应该是当时的(  )
A.专营商业的“市”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好汉比武的擂台
17.
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改进B.印刷技术的进步
C.国家政策的支持D.对外交流的发展
18.
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曲表述错误的是( )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B.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C.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D.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19.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济,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地。就教他骗的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科举制度是一种公开公正的选官制度
B.隋炀帝时期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C.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D.科举制度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
20.
下列哪些作物是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⑥葡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⑤⑥
21.
下列图片选自同一部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的作者
A.徐光启
B.宋应星
C.李时珍
D.沈括
22.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下列有关李时珍医药学的资料,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正在播放的电影《李时珍》B.唐明邦著《李时珍评传》
C.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D.李时珍博物馆的解说词
23.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当时的应天府在今天的
A.北京B.南京C.西安D.杭州
24.
1405年,郑和率领60余艘船只,从刘家港出发,出使西洋,当时的皇帝是()
A.明太祖朱元璋
B.明成祖朱棣
C.清顺治帝
D.清康熙帝
25.
要详细了解明朝中后期江西景德镇瓷器制作工艺,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2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控制军队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D.改革科举
27.
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该卷涉及的内容有:(   )
A.经济政策B.时事评论C.诗词歌赋D.“四书”“五经”
28.
戚继光是伟大的抗倭民族英雄,他生活的时代是
A.隋朝B.西夏C.元朝D.明朝
2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手比头高

陈兆庆

    常记起父亲发脾气的样子:眼睛直直地瞪着你,高声数落。在我顶嘴拒不认错的时候,他甚至会粗鲁地攥紧老拳,连眉毛都竖起来,样子可怕极了。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些日子,面对盛怒的父亲,我伤心又沮丧。我默不作声,心里却在说:不要再像小孩子一样管着我!那时对生活、对工作都有许多自以为得意的想法。我讨厌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对父亲给予我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之类的评价嗤之以鼻。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家人,我拥有许多听众,我的同学、同事和新交的朋友都愿意听我演讲。我眉飞色舞地对家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拥有听众就拥有成功。”父亲朝我一瞟:“这么说,你的知音可多了?”我愈发得意起来:“那还用说,当然啦!”我忘情地等待着父亲更热烈的赞扬。

    可是我想错了,我抬头看见坐在我对面的父亲正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他眉头拧起来,脸绷得紧紧的,把筷子放到一边。我感到惊愕,避开父亲的目光,自言自语地轻声说:“我哪儿说错了吗?”“你以为你很对?”父亲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你对个屁!”

    我忍不住叫了起来:“不,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粗鲁,这么简单,这么不理解人。你真让我受够了!”

    “闭嘴!”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起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我无法理解他,觉得他非常可笑。家人都不知怎么回事,只有母亲附和着也叫我把手举起来。我再也咽不下这口气,拔腿走出房间。

    父亲在身后高喊:“给我回来!”

    可我没听,我想以出走迫使他明白自己过分了。

    然而,没等我跨出房门,就被父亲一把抓住了。他紧紧握着我的胳膊,使劲让我转身。我看见父亲已鬓发花白,愤怒使他的脸涨得紫红紫红的。我从对峙中软下来,让他把我拽回餐桌旁。

    他把我按到椅子上坐下,口气严厉地说:“叫你举手,不服气?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看看,手比头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讲得多好,你都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你难道想作那样的人?”父亲一口气说下来,在他的眼中我看到有泪花闪动。

    “手比头高!”父亲的这一席话如同掠过平岗的疾风,一下子启开了我的心智。我终于悟出了自己的浮躁与浅薄。望着父亲因激动而泪光盈盈的眼,我感受到了他急切却深沉的期盼。那是父亲对儿子才会有的期盼!我浑身一热,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几年过去了,当时最想对父亲说的那句话一直在心头:“父亲,错怪您了,我不知错怪了您多少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列举题:(1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