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39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8

1.简答题(共1题)

1.
简要叙述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以及它的作用。

2.综合题(共3题)

2.
从公元10世纪初到13世纪后期,中国历史曾经经历了宋辽西夏、金等政权并立的时期。这一时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科学技术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请围绕“民族关系和社会经济生活”。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辽、西夏、金分别是嘟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举出两宋与辽、金之间战与和的事件各一例。
(3)你如何看待两宋间的民族关系。
3.
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材料二:《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请根据材料,简要概述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分析其原因。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材料二 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何时完成的?
(3)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3.选择题(共4题)

5.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下列哪一项
A.繁荣与开发
B.文明初露曙光
C.分裂走向统一
D.封建国建陷入危机
6.
马克思曾这样写道:他戎马倥偬, 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族,马克思评价的他是(  )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阿骨打D.元昊
7.
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A.隋朝B.唐朝
C.宋朝D.元朝
8.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B.
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