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六十一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38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9/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藏传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的接见,被正式赐予“打来喇叭”封号。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
(2)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外,还有哪一个藏传佛教首领?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4)为有效管理西藏事务,清朝设立了什么官职,与西藏传佛首领共同管理西藏?
(5)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6)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2.
请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结合下图回答:

(1)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最远到哪里?沿途经过了哪些大洋?   
(2)请说一说,你们的船队在往返时装载的货物和人员有何变化?   
(3)你认为你们的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有哪些?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1)材料反映清政府奉行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
(2)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你认为这种政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

2.选择题(共23题)

4.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下列哪一项
A.繁荣与开发
B.文明初露曙光
C.分裂走向统一
D.封建国建陷入危机
5.
如果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进行历史探究活动,以下收集的资料不恰当的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B.戚继光抗倭
C.岳飞抗金D.雅克萨之战
6.
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 )
A.夜市B.商业区C.娱乐场所D.居住区
7.

某夫妇第一胎生了个女孩,实行“二孩”政策后,他们再生第二胎的话,生男孩的几率是(    )

8.
(题文)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是
A.建立元朝
B.修筑长城
C.统一蒙古
D.开发江南
9.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出现在(   )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0.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东方的中国人正在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文、文字狱D.闭关锁国
11.
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2.
明朝时期的读书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主要是因为(  )
A.政通人和,君主贤明
B.八股取士,为考取功名,言多必失
C.文字狱严酷,稍不留心,祸从口出
D.修身养性,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原理世俗之事。
13.
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史实(  )
A.张骞通西域B.鉴真东渡C.玄奘西游D.郑和下西洋
14.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  )
A.闭关锁国B.重农抑商C.君主专制D.对外贸易
15.
下列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 )
①丝绸之路 ②遣唐使 ③郑和下西洋 ④册封“班禅”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
16.
下列作品中深刻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
17.
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的是(  )
A.隋朝B.唐朝C.宋代D.明朝
18.
明朝时期,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寇”指的是
A.日本人
B.朝鲜人
C.印度人
D.荷兰人
19.
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台湾者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  )
A.葡萄牙B.俄国C.英国D.荷兰
20.
对于清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评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清朝皇帝与少数民族首领加强联系的一种方式
B.起到了清朝第二政治中心的作用。
C.康熙等清朝皇帝贪图享乐,而且他们都信仰喇嘛教
D.对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21.
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民族平等
B.恩威并重
C.民族歧视政策
D.严重镇压政策
22.
下列哪本书对了解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有帮助(  )
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
23.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加强
C. 文化专制的加强     D. 专制集权的加强
24.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民间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B.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往来
C.使明朝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D.初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25.
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
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③有利于文化发展
④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6.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族团结B.反抗侵略C.社会变革D.和平交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