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3)请说出材料三所示绘画作品的名称。并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所反映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 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3)请说出材料三所示绘画作品的名称。并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所反映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2.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三,设计表格简要梳理(隋到清)中国选官制度的阶段发展历程(从朝代、发展概况两大方面梳理)
材料一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唐朝时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重要,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宋朝时考试内容重经义,大幅扩大进士录取名额。——七年极《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三 明朝时,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考试范围必须从朱無《四书章句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清朝沿用明制而不变,直到光绪三十一年推行现代学校教育才被废除。——《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1)请说出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三,设计表格简要梳理(隋到清)中国选官制度的阶段发展历程(从朝代、发展概况两大方面梳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钱穆先生说:“即以朝仪言,唐代群臣朝见,宰相得有座位,并賜茶。古所谓公坐而论道,唐制还是如此。迫到宋代,宰相上朝,也一同站着不坐。”
材料二 历史的长河流淌到明代,皇权专制的演进轨迹出现了一个急骤的转折点,“政归中书”的共治政体在明代被抛弃……事无大小,成决于上。
材料三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蟠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材料一反映了宰相上朝礼仪有何变化?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在中央实行了哪一措施?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机构的职能?
(4)以上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怎样的演变趋势?
材料一 钱穆先生说:“即以朝仪言,唐代群臣朝见,宰相得有座位,并賜茶。古所谓公坐而论道,唐制还是如此。迫到宋代,宰相上朝,也一同站着不坐。”
材料二 历史的长河流淌到明代,皇权专制的演进轨迹出现了一个急骤的转折点,“政归中书”的共治政体在明代被抛弃……事无大小,成决于上。
材料三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蟠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材料一反映了宰相上朝礼仪有何变化?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在中央实行了哪一措施?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机构的职能?
(4)以上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怎样的演变趋势?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1)小明同学选择了材料一中四枚邮票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国古代杰出人物”集邮展览。请你为参展邮票确立一个主题。
(2)请从②③④三枚邮票中任意选择一枚,参照示例为其写参展说明。(多答或全部作答只阅第一项)
示例:①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依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个政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1)小明同学选择了材料一中四枚邮票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国古代杰出人物”集邮展览。请你为参展邮票确立一个主题。
(2)请从②③④三枚邮票中任意选择一枚,参照示例为其写参展说明。(多答或全部作答只阅第一项)
示例:①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依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个政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4题)
11.
元灭南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遗到无数次挫折和失败,甚至其大汗也命丧南宋的石炮之下。最终南宋被灭,如果说元灭南宋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主要是因为
A.当时南宋统治者腐朽无能,政治腐败 |
B.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
C.是民族交融发展的需要 |
D.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
13.
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农业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
①当地人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②粮食产量提高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③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④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新辟了许多茶园
①当地人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②粮食产量提高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③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④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新辟了许多茶园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4.
“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哀哉可怜!”这首《醉太平·堂堂大元》的小令向我们揭示了元朝灭亡的原因。导致元朝灭亡的因素有
①元朝政治腐败
②农民起义
③外族入侵
④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
①元朝政治腐败
②农民起义
③外族入侵
④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