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郊尾片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36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

1.简答题(共1题)

1.
小历给小史讲:“北宋在建国后,陆续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你同意小历的观点吗?
请用史实证明。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材料三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图一“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纸币,它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区?《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它的作者是谁?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3.选择题(共15题)

3.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4.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增进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主流,在唐代,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求婚情景的名画
A.《飞天图案》
B.《清明上河图》
C.《步辇图》
D.《金刚经》
5.
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阿骨打建立金
B.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C.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D.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6.
下图所示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是
A.辽
B.金
C.西夏
D.清
7.
下图中人物在《满江红》中喝道:“壮志饥餐胡虏肉”,其中“胡虏”指的是
A.匈奴统治者
B.契丹统治者
C.女真统治者
D.蒙古统治者
8.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A.
B.
C.
D.
9.
宋朝为了牵制知州,在地方设置的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通判
D.转运使
10.
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蕃市B.蕃学C.市舶司D.蕃坊
11.
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12.
史书记载,宋太祖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宰相文彦博说,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南宋高宗则谓,宋朝“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为此宋代实行文治。下列属于其加强文治内容的是(  )
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②增加科举名额 
③让文官担任要职 
④设立进士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体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交流、融合加强 B. 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岳家军的抵抗
14.
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  )
A.靖康之变B.陈桥(驿)兵变
C.玄武门之变D.葵丘会盟
15.
教科书描述某一古都:“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这最可能是哪一座都城? (  )
A.唐朝长安B.北宋开封C.南宋临安D.清朝北京
16.
下列农作物均是从国外引进的,其中属于北宋时引进的是(  )
A.玉米B.占城稻C.马铃薯D.花生
17.
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