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中晚期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同时,湖南、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根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对外贸易主要特点?
材料三: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纸币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一:唐朝中晚期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同时,湖南、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根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对外贸易主要特点?
材料三: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纸币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天宝年间,唐玄宗宠爰杨贵妃,不理政事,使得唐王朝朝政腐败.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叛军南下攻占洛阳、长安.洛阳、潼关失陷后,长安一片混乱,百姓逃散,玄宗携贵妃等仓皇逃往蜀中.直到公元763年,唐朝才打败叛军.
(1)据材料一,指出该材料反映了的史实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史实对唐朝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二:(宋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材料一:唐天宝年间,唐玄宗宠爰杨贵妃,不理政事,使得唐王朝朝政腐败.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叛军南下攻占洛阳、长安.洛阳、潼关失陷后,长安一片混乱,百姓逃散,玄宗携贵妃等仓皇逃往蜀中.直到公元763年,唐朝才打败叛军.
(1)据材料一,指出该材料反映了的史实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史实对唐朝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二:(宋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赵普认为唐朝末年几十年间皇帝频繁变更的原因.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大打退辽军.之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材料二: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材料三:1141年,宋金订立议,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每年向金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1)写出材料一中宋辽签订的盟约的名称.
(2)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与两宋并立政权建立者的姓名.
(3)据上述材料,概括两宋时期对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采取的对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宋时期采取这一对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大打退辽军.之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材料二: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材料三:1141年,宋金订立议,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每年向金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1)写出材料一中宋辽签订的盟约的名称.
(2)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与两宋并立政权建立者的姓名.
(3)据上述材料,概括两宋时期对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采取的对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宋时期采取这一对策的主要原因.
2.选择题- (共11题)
9.
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
A.隋朝 | B.唐朝 | C.元朝 | D.明朝 |
13.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等级森严 |
B.商业繁荣 |
C.重农抑商 |
D.重文轻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