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伟大复兴。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西藏和台湾的问题:
(1)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哪个朝代,西藏就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朝时,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中央政府代表叫什么?
(2)明清时期,台湾曾被哪国殖民者侵占?谁最终率军收复了台湾?
(3)近代通过的哪个不平等条约,造成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分离?
(4)现在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5)如果让你给台湾的中学生写一封信,你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问答问题
材料一 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材料二: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岁赐西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
材料三: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曾论述道:“和议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1)材料一签订和约时,宋的最高统治者是谁?
(2)材料二中“西夏”的国主是谁?
(3)材料三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
(4)黄仁宇先生对此和议有什么评价?
(5)谈谈你对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材料二: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的谚语说明哪个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粮仓?当地种植的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是什么?
(3)材料三是哪位统治者的措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选择题- (共8题)
A. 市舶司的设置 B. 中书省的确立 C. 宣政院的设立 D. 驻藏大臣的设置
A.鲜卑族 | B.契丹族 | C.藏族 | D.党项族 |
A.“坊”中 |
B.“市”中 |
C.“瓦舍”中 |
D.“夜市”中 |
A.改国号为周 |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 | 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
3.填空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