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1)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这件事有何历史作用?
(2)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3)材料二反映盟约名称是什么?有何影响?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大国霸业的兴废》
(1)材料一反应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材料二中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于 。
A.西汉时期 | B.三国时期 | C.南宋时期 | D.隋朝时期 (3)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
2.选择题- (共16题)
A.颜真卿、吴道子、李白 | B.张仲景、吴道子、杜甫 |
C.华佗、柳公权、李白 | D.华佗、颜真卿、杜甫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A.②①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②③④① | D.①②③④ |
A.加强了宰相的权利 | B.加强了中央集权 |
C.加强了皇权 | D.危及皇帝统治 |
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②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
③南方相对安定
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A.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960年 | 1005年 | 1038年 | 1044年 | 1125年 | 1127年 | 1140年 | 1141年 |
北宋建立 |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 西夏建立 | 宋夏达成和议 | 金灭辽 | 金灭北宋 |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
C.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
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