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34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30

1.综合题(共3题)

1.
历史遗址、文物是我们解读历史的重要元素,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遗址——历史的痕迹

(1)在杭州西子湖畔岳飞“岳家军”的故事广为传颂,岳家军抗击的是进犯中原的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图二中遗址反映的兵变是谁发动的?试列举他即位以后在地方上采取的加强中央集群的措施。
文物——历史的记忆

(2)下图的文物图片反映了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什么地区?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请列举一副反映宋代商业繁荣的图,并写出其作者。
地图——描绘历史

(3)上图是1820年清朝疆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台湾、南海诸岛等地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请回答清政府当时分别怎样对新疆、台湾岛进行管辖?
2.
认识历史的主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的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旧唐书·吐蕃传》

(1)结合所学,材料一中的“我”是指哪位历史人物?材料一所记述的历史事件有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连横《台湾通史》

(2)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贵国”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正式成为“中国之土地也”是什么朝代?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哪个省?
材料三:布达拉宮壁画《达赖五世朝见顺治帝图》。

(3)材料三中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什么封号?册封另一位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皇帝是谁?后来清朝设置什么官职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材料四:自秦统一后的2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中国战争史的主流是谋求统一的战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

——《瞭望新闻周刊》

(4)结合材料四,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什么?中华文明保持连续性的原因是什么?
(5)结合以上材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哪智慧?(至少回答两点)
3.
明清是我国专制制度发展的顶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元璋以胡惟庸一案废除丞相后,自秦以来辅佐天子处理国政的相位,至是废去,皇权得到极大的强化,遂成绝对君主独裁的局面。同时,由于并未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辅政系统,丞相制度被废后,虽有内阁的设立,但内阁首辅并没有发挥到宰相的作用,权力便很自然地被那些皇帝身边的宦官所掌握。
(1)丞相这官职是在什么时候正式设立的?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废除丞相的影响。
材料二:(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采取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清朝前期耕地面积
时间
面积(万顷)
顺治十八年
549
康照十七年
600
雍正二年
684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现象的原因?
材料四:明朝中期日本的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地区,在清朝中期一些西方殖民者也开始向东方扩张,明朝和清朝统治者敏锐地看到了这种趋势,所以实行消极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他们来华扩张。
(4)依据材料四,概括明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这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何种重要影响?在清朝,只开放哪个城市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2.选择题(共21题)

4.
下列图片反映历史状况,能体现盛唐气象的是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
白居易《长恨歌》“渔阳肇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叙述了导致唐朝由盛转袁的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陈桥兵变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
宋朝,一个繁华盛世的王朝,同时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王朝。以下关于宋朝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有
①宋太祖极力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②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徽商、晋商的出现
③当时的越窑和邢窑生产的青瓷、白瓷异常精致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
⑤金政权最终灭亡了南宋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7.
制作示意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示意图中的空框内应填入的时期名称是(    )
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三国时期D.五代十国
8.
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历史上某个朝代,看见城市里有热闹的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瓦子里有专供演出的圈子“勾栏”,供住宿的邸店很多。由此确定来到的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9.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0.
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阿骨打建立金
B.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C.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D.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11.
考古工作者对泉州沿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多处南宋时期的古代港口、码头和古海船遗址。这说明,南宋泉州

①造船业发达    ②海外贸易兴盛    ③是闻名的大商港   ④是当时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12.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以下科技成就属于宋代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3.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14.
元朝时,我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这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蒙古族B.女真族C.回族D.藏族
15.
在一本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中提出了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观点,它是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16.
清朝皇帝继承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以下清朝皇帝在位时期,在中央设立军机处的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7.
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裁撤中书省等,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该学者评价的是
A.秦始皇创立皇帝制
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18.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勇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应是
A.抵抗侵略
B.祖国统一
C.民族团结
D.中外交往
19.
***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书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20.
明清时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的高涨,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用的戏曲班社被外人称为“徽班”,由此可见戏曲发展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相关
A.皇帝的扶持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艺术家创新和改进D.民间艺人口口相传
21.
李自成起义军进入中原,力量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提出了_____的口号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D.李氏复起,李氏复辅
22.
清朝修建永安寺(位于今北海公园白塔旁),寺内供奉达赖和班禅的塑像,这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与某疆地区的联系。这一地区是
A.西藏
B.台湾
C.新疆
D.东北
23.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24.
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     
①岳飞抗金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文天抗元 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