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33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7

1.综合题(共2题)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这里的“天可汗”指的是谁?他获此称号的原因是什么?这表明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
(2)《步辇图》反映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交往情况?作者是谁?双方交往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有何意义?
(3)两宋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签订过的和议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请选其中一个和议进行评价。
2.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的南北起点的名称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请说出这种工具的名称?与此同时人们又发明了哪种灌溉工具?
(4)材料二中图三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哪朝?什么地区?
(5)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江南经济的发展给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宝贵经验?

2.选择题(共13题)

3.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4.
如图,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5.
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地方割据问题,北宋采取的措施是
①分割相权
②州郡直属中央
③文臣掌地方行政
④控制地方财政
⑤设通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6.
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
D.民族和睦,友好交往
7.
现代的海关,是对出入国境的一切商品和物品进行监督、检查并照章征收关税的国家机关。宋代政府也曾设置功能类似的机构是
A.蕃坊
B.市舶司
C.澎湖巡检司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8.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9.
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在中央设置的管理机构为
A.北庭都元帅府
B.宣政院
C.西域都护府
D.伊犁将军
10.
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11.
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代的是(  )
A.女真统治者B.突厥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12.
“千秋疑案陈桥驿,衣着黄袍便罢兵。”这句话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A.杨坚
B.李渊
C.朱温
D.赵匡胤
13.
“重文轻武、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等语句反映的是哪一王朝的统治状况?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4.
南宋时期,在江南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①川蜀地区栽种茶树和棉花
②农民种植引进的占城稻
③开封城里出现早市、夜市
④文天祥组织军队抗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
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亡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