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走进历史,感知历史人物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话是图一人物说的?历史上把他的统治称为什么?“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分别是什么含义?他所重用的大臣有哪些?
(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此人物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他在位时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3)大文学家郭沫若评价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此人物是图几?
(4)图三人物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图二人物是如何管理疆域辽阔的元朝的?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话是图一人物说的?历史上把他的统治称为什么?“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分别是什么含义?他所重用的大臣有哪些?
(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此人物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他在位时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3)大文学家郭沫若评价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此人物是图几?
(4)图三人物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图二人物是如何管理疆域辽阔的元朝的?
2.
走进历史,感受曾经的繁荣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此河”指的什么河?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试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五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的文章
(5)材料三中有哪些属于盛唐气象篇?(请写出图示)
农业:
手工业:
文学艺术:
开放的社会风气:
(6)材料一中图一是王桢《农书》中记载的秧马图,从侧面反映出宋代农业的发展,此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材料四、五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7)图三反映了宋代哪方面的情况?属于什么佐证材料?
(8)图九是我国古代人民制成的指南工具,此后经过不断改进,并且经阿拉伯商人传出中国。那么与此同时我国还有哪些卓越的发明?(举两例)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此河”指的什么河?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试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五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的文章
(5)材料三中有哪些属于盛唐气象篇?(请写出图示)
农业:
手工业:
文学艺术:
开放的社会风气:
(6)材料一中图一是王桢《农书》中记载的秧马图,从侧面反映出宋代农业的发展,此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材料四、五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7)图三反映了宋代哪方面的情况?属于什么佐证材料?
(8)图九是我国古代人民制成的指南工具,此后经过不断改进,并且经阿拉伯商人传出中国。那么与此同时我国还有哪些卓越的发明?(举两例)
3.
走出历史,回望感悟(以下三个小题,任选两个小题完成,开心就好)
(1)通过繁荣开放的隋唐历史的学习,你认为今天的中国要持续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的政府应该怎么做?
(2)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3)随着现代城市建设和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大运河的污染问题变得非常严重。1990年代,整个大运河的水质标准都已经降至三级以下,治理污染,已经刻不容缓。请你开出治理污染的良方。
(1)通过繁荣开放的隋唐历史的学习,你认为今天的中国要持续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的政府应该怎么做?
(2)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3)随着现代城市建设和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大运河的污染问题变得非常严重。1990年代,整个大运河的水质标准都已经降至三级以下,治理污染,已经刻不容缓。请你开出治理污染的良方。
2.选择题- (共18题)
7.
我国的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其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党项族
D. 蒙古族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党项族
D. 蒙古族
8.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了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商业繁荣 |
D.元代民族压迫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
12.
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
A.重武轻文 |
B.重农抑商 |
C.重视教育 |
D.重文轻武 |
14.
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西夏的建立 | B.澶渊之盟 | C.金灭北宋 | D.南宋建立 |
15.
下图中的回銮碑又叫契丹出境碑,坐落于河南濮阳县城,是记载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

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转和的转折点
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
③客观上维持了长久和平
④暴露了北宋统治的腐败

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转和的转折点
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
③客观上维持了长久和平
④暴露了北宋统治的腐败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8.
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志是( )
A. 市舶司的设置 B. 中书省的确立 C. 宣政院的设立 D. 驻藏大臣的设置
A. 市舶司的设置 B. 中书省的确立 C. 宣政院的设立 D. 驻藏大臣的设置
19.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20.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
①交子 ②勾栏 ③瓦子 ④岁币 ⑤夜市、早市
①交子 ②勾栏 ③瓦子 ④岁币 ⑤夜市、早市
A.①②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