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1)材料一中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
(2)材料二中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何处?表明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3)图1中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图2表明手工业部门已经初步具备了什么意识?图3表明了南宋时期哪一经济领域的兴盛?管理此经济领域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四
元朝疆域示意图

读元朝疆域图回答:
(4)元朝管理山东、山西和河北等“腹里”的机构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
(5)图中的琉球是今天的什么地区?元朝政府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6)说说元朝政府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什么?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1)材料一中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
(2)材料二中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何处?表明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3)图1中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图2表明手工业部门已经初步具备了什么意识?图3表明了南宋时期哪一经济领域的兴盛?管理此经济领域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四
元朝疆域示意图

读元朝疆域图回答:
(4)元朝管理山东、山西和河北等“腹里”的机构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
(5)图中的琉球是今天的什么地区?元朝政府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6)说说元朝政府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什么?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2.选择题- (共17题)
3.
《宋史纪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田园,臣之愿也。”材料中宋太祖之“意”是
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 |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
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
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 |
4.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12.
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①西周分封制
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隋唐科举考试
④北宋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①西周分封制
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隋唐科举考试
④北宋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4.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5.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
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
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 |
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