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抹亮丽风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部分示意图

材料二: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两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三:宋代南方不仅手工业非常繁荣,而且商业相当发达,带来了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图中的“余杭”指现在的什么地方?请问大运河的开通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问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至少列出一个
(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什么时候最后完成?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部分示意图

材料二: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两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三:宋代南方不仅手工业非常繁荣,而且商业相当发达,带来了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图中的“余杭”指现在的什么地方?请问大运河的开通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问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至少列出一个
(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什么时候最后完成?
2.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材料三: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番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四: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材料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问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写出图A和图B的名称?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哪种瓷器因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而闻名中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指谁?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试举两个唐朝对外交往的事例。
(5)根据材料五,说说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当时谁被誉为“诗圣”?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材料二:
材料三: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番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四: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材料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问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写出图A和图B的名称?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哪种瓷器因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而闻名中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指谁?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试举两个唐朝对外交往的事例。
(5)根据材料五,说说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当时谁被誉为“诗圣”?
2.选择题- (共13题)
12.
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 市舶司
B. 澎湖巡检司
C. 行省
D. 宣政院
A. 市舶司
B. 澎湖巡检司
C. 行省
D. 宣政院
13.
同学们在讨论“澶渊之盟”,小华说:“是宋真宗的软弱和北宋政府的无能造成的。” 小强说:“是对方太强大,北宋朝廷没办法。”同学们哄堂大笑…….小强说的“对方” 是( )
A.夏 | B.辽 | C.回鹘 | D.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