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2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行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渭南文集》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2)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情况主要得益于哪一优良稻种的推广种植?
(3)根据材料二,概括出我国南北方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4)材料二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

2.判断题(共1题)

2.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宣政院,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以上的表述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选择题(共18题)

3.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B.C.D.
4.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诗圣”对“诗仙”的评价。“诗圣”、“诗仙”分别是
A.杜甫 李白B.白居易 韩愈C.杜甫 白居易D.吴道子 李白
5.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将诗中的“大散关”作为分界线中的一端的两个政权是 (  )
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
6.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商人购买货物,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
A.B.
C.D.
7.
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统一六国B.建立元朝C.统一蒙古D.建立明朝
8.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民族”是指
A.蒙古族B.女真族C.契丹族D.党项族
9.
下面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局部)”,其中“?”处应填入(  )
A.中书省B.宣政院C.枢密院D.御史台
10.
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朝代商业贸易繁荣的讲座中多次提及“早市”“夜市”“草市”。他介绍的“商业贸易繁荣”是指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1.
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是在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12.
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并立B.和平共处C.三国鼎立D.国家统一
13.
灭亡北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吐蕃B.西夏C.辽D.金
14.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故事的主人公是
A.石守信B.赵匡义C.赵匡胤D.赵普
15.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这体现的宋朝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政策B.重武轻文政策C.重文轻武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
16.
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916年建立契丹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A.赵匡胤B.耶律阿保机C.完颜阿骨打D.元昊
17.
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A.转运使B.通判C.知州D.宰相
18.
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金统治者B.辽统治者C.西夏统治者D.元统治者
19.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0.
为了解读唐朝陶瓷业的发展状况,小明在网上搜集了下列四幅文物图,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