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25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2分)

材料一:***说:“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仅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人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材料二:武则天重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从临朝称帝开始,武则天先后重用酷吏27人,以严刑峻法排除异己。

材料三: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却没有为自己立碑(下图为武则天的“无字碑”)。其说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深重,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对武则天评价很高的原因是什么?
(2)对于武则天的“无字碑”,材料三列举了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有道理,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在财政方面,行省只是充当了朝廷集中财赋的工具,行省还有义务遵照朝廷的命令,额外提供钱谷,以弥补中央财赋支出的不足;在军事方面,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军权掌握在中央的枢密院;在司法方面,朝廷也对行省制定了严格的规则典制,不能逾越。

材料二: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本地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了行省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叙述?
(2)材料二中叙述“行省划分”的目的和基本方法是什么?这样划分有何意义?
3.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以下是某历史小组对澶渊之盟全面解读”的探究,请完成相关问题:

环节一:看图说事


(1)面对上图,指出左、右分别是参加澶渊之盟的哪方代表?
(2)这一事件的背景是什么?

环节二:澶渊之盟大事年表

年月

年号

大事记

999年九月

宋真宗咸平二年

辽兵大举,康保身战死

十月

 

辽兵围遂成,杨延昭坚守退敌

1000年正月

威平?________年

辽兵掠宋边境之后,退兵

1004年正月

景德元年

辽大举进犯

十一月

 

________?(事件)

十二月

 

议和成功

1006年正月

大中祥符元年

宋诈称天书降

 

(3)请结合所学知识将图表中“?”内容补充完整。大事记一共发生在几个年号之内?
(4)辽国进犯北宋发生在哪些年?从大事记中得出北宋的战果如何?

环节三:和约内容探全面

①宋帝国继续占有关南瀛、莫二州的国土,不归还给契丹;

②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真宗年长为兄,辽圣宗年幼为弟,后辈以此类推。兄弟永不交兵,宋帝国不再在边境上修筑堡垒、运河;

③宋帝国每年赐给辽帝国绢二十万匹、钱十万贯,共三十西,称为“岁赐”(后改称“岁币”);

④开放互市,消除贸易壁垒。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和议对契丹和北宋各自的影响是什么?

2.选择题(共19题)

4.
“元灭南宋,尤其是把原吐蕃地区、原大理地区和今黑龙江下游的北山兀者地区都纳在中央的统治之下,……”,此处“省略号”可以填写的内容是(  )
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结束了南北朝后的分裂
C.结束了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D.实现了全国南北的统一
5.
“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禁军的指挥者是(  )
A.宰相B.皇帝C.太尉D.御史大夫
6.
“宋朝初年的□□□□政策,防止了藩镇割据历史重演,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空格处填写的内容是(  )
A.削弱兵权B.重文轻武
C.重视科举D.取消纳谏
7.
五代以来短短的几十年间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再未发生类似的现象。导致再未发生类似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政治体制的变革B.北宋人民不再渴望出现朝廷的更换
C.朝中大臣没有篡夺皇权的野心D.地方财政全部由中央统一协调
8.
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国家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民族政权并立D.早期国家的出现
9.
汉族文化对西夏的影响很大,以下措施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仿照开封建造兴庆都城
②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③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
④用汉文铸造钱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
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说明了(  )
A.澶渊之盟削弱了北宋的力量B.辽的统治更加腐朽
C.北方畜牧业得到了发展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11.
阅读下图,发出如此感慨的是(  )
A.辽军B.金军C.蒙古军D.突厥军
12.
据下表可知(  )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D.出现了第一次人口迁移的高潮
13.
1205年,铁木真率军越过阿尔泰山,扫平了从阿尔泰山以东,到兴安岭以西的整个漠北草原各部,他一统蒙古,建立游牧帝国的宿愿终于实现了。次年(  )
A.蒙古各部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大汗B.成吉思汗发动了西夏的战争
C.成吉思汗夺取了幽云十六州D.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14.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体现的是他的(  )
A.行省制度B.重农政策C.军事政策D.外交政策
15.
开皇九年(589年)二月,隋军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陈亡。至此(  )
A.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B.隋文帝统一南北
C.隋炀帝下令开通大运河D.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16.
他注重德才兼备,并不断完善科举制度,扩大应试范围,为了普及官吏选拔,他兴办学校,除了国子学、太学以外,地方上也涌现出不少学堂;在政治上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巩固了统治基础。这里的“他”是(  )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17.
一方面是因为前有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打下深厚的基础,另外就是在唐玄宗年轻的时候也是想要做出来一番事业的。以上内容可以归结的主题是(  )
A.贞观之治的影响B.“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C.唐玄宗的用人之术D.“开元盛世”的经济表现
18.
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的广大地区。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的□□的统治。□□中填入的内容是(  )
A.西域B.吐蕃C.江南D.蒙古
19.
下图为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该碑证明了(  )
A.唐朝时和西北民族的关系友好B.唐朝时和东北民族的关系友好
C.唐朝时和西南民族的关系友好D.唐朝时和东南民族的关系友好
20.
唐朝时期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  )
A.具有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B.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C.顺应了历史潮流D.总结隋亡的教训
21.
下图内容可用来研究唐朝的(  )
A.政治清明B.农业丰收C.商品繁盛D.城市宏大
22.
公元10世纪中期的中国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由汉族建立的政权是(  )
A.辽B.北宋C.西夏D.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