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23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三: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元朝是哪一年建立的?遂一天下是什么回事?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那么,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
(4)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现在的哪一地区?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小明同学选用以上四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  )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
(2)材料一中图3“交子”是出现于何时何地的纸币?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3)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3.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写出图一、图二中少数民族政权A、B的名称及建立者。
(2)北宋与A政权之间的盟约名称是什么?
(3)宋辽、宋金签订和约,这些条约签订有什么共同作用?
(4)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或者小胜即和,这与统治者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

2.选择题(共28题)

4.
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根本原因是(   )
A.政权并立,各民族文化交融B.统治者纵情享乐的影响
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D.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
5.
下列哪些人物的作品与“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有关?(  )
A.关汉卿B.苏轼C.辛弃疾D.李清照
6.
有人说,新成立的雄安新区将成为中国的另一个“腹里”。在元朝时有几个省称作“腹里”,它们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当时被称为“腹里”的是(   )
A.山东 山西 河北B.山东 山西 河南C.山东 山西 陕西D.山东 山西 北京
7.
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
8.
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是(  )
A.东京、临安B.长安、建业C.大都、建业D.苏州、湖州
9.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下列朝代中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的有:(    )
①隋朝 
②唐朝 
③北宋 
④元朝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10.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统一的朝代,元朝统一中国的时间是哪一年?(    )
A.1206年B.1260年C.1276年D.1279年
11.
元朝建立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监察制B.科举制C.郡县制D.行省制度
12.
诗词风格豪迈奔放,视野广阔,气象恢弘,想象丰富。下列人物的作品没有这些特点的有(    )
A.李白B.苏轼C.辛弃疾D.李清照
13.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郾城大捷B.澶渊之盟C.宋金和议达成D.南宋建立
14.
观察下图中的契丹文字和契丹货币,结合历史史实,以下推论最准确的是(   )
A.契丹人创造了自己的文字B.契丹族商品经济发达,使用钱币
C.契丹族经济发达,文化繁荣D.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
15.
宋朝时,我国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是(   )
A.广州、泉州、明州B.东京、洛阳、广州
C.东京、杭州、泉州D.北京、泉州、广州
16.
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
A. 行政、军事、监察 B. 行政、外交、军事
C. 财政、监察、外交 D. 财政、军事、监察
17.
唐宋元对外政策的共同特征是(  )
A.对外扩张B.对外开放C.资本输出D.闭关自守
18.
《满江红》诗中岳飞“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匈奴是指下列哪一个民族?( )
A.蒙古族B.女真族C.契丹族D.匈奴族
19.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0.
该皇帝解除功臣与武将权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A.推行科举,选拔人才B.防止武将夺权C.防止文臣夺权D.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1.
朝代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下列几个朝代的灭亡按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A.北宋—辽—西夏—金B.辽—北宋—西夏—金
C.辽—北宋—金—西夏D.辽—西夏—北宋—金
22.
北宋时期设置的转运使的主要职权是( )
A.行政决策权B.军事指挥权C.财政税收权D.检举弹劾权
23.
2018年3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法》,严重侵犯了中国利益,助长了台独势力的气焰。三国时期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元朝时台湾正式归属中央,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A.枢密院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
24.
两宋政府曾向哪些政权送过岁币(   )
①金
②西夏
③辽
④突厥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5.
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火药
②造纸术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③②④①
26.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27.
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A.经济发达但文化并不繁荣B.军事强大但科技并不先进
C.科技发达但军事并不强大D.军事强大但经济并不发达
28.
下列历史事件与图中历史人物有关的是:(   )
A.杯酒释兵权B.澶渊之盟C.郾城大捷D.宋金议和
29.
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所率的军队作战勇敢所向无敌,但他最后却遭臣诬,以莫须有的罪被杀害。后来,他的冤屈得以平反。在他墓门上一副联:青山有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就是( )
A.寇准B.岳飞C.文天祥D.李自成
30.
“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3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