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试卷号:37621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6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日本、新罗、大食派遣使臣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有不少人在中国长期定居,有的人还在唐朝的朝廷中任职。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材料二:他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之匹敌。”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不需要与外洋货物往来,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外来贸易,这一政策使中国落后于西方,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
(1)依据材料一回答,唐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唐朝时我国对外交流处于什么时期?请举出唐朝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请用史实说明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
(3)材料三说明清朝政府对外采取的是什么政策?这种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4)对比三则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2.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繁华的都市)
材料一:北宋的开封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之一。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场所内还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宋朝时一些节日习俗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如燃放鞭炮、相互拜年、挂彩灯、划旱船、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
(1)材料一的“场所”“专供演出的圈子”分别指什么?材料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的习俗?
(昌盛的文化)
材料二:他生活在金末元初,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其中有一部作品描写一个孤苦无依的年轻妇女有冤无处伸张,临死前发出誓愿:她的鲜血要贱在刑场旗杆的白练上,六月天飘起漫天大雪。用浪漫的艺术手法,让其誓愿实现。
材料三: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2)阅读材料二,材料中的“他”是谁?材料描述了他的哪部作品?作者让其誓愿实现的用意何在?
(3)材料三介绍了哪一著作?为什么能被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发达的科技)
材料四:

(4)材料四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结合所学说说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

——摘自《三字经》

(1)中国历史朝代顺序顺口溜——《三字经》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材料主要涉及了中国历史上哪几个朝代?依据材料归纳明朝发生的重大事件。
材料二:“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示意图

(2)观察示意图,将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三:明朝的科举考试,题目范围在四书五经之内,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究实际问题。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明清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了什么措施?其共同的危害是什么?

2.选择题(共22题)

4.
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下列最能体现宋元时期阶段特征的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5.
今天中国的部分省份,从建制到名称上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丞相制
B.郡县制
C.州县制
D.行省制
6.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名人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选项是
A.杜甫——《望庐山瀑布》
B.汤显祖——《窦娥冤》
C.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罗贯中——《红楼梦》
7.
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阿骨打建立金
B.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C.元昊称大夏皇帝
D.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8.
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的英雄辉映着祖国的天空。下列英雄人物按出生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岳飞
②戚继光
③文天祥
④渥巴锡
A.③①②④
B.④②③①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9.
某同学绘制了隋大运河示意图,其中AB两地对应正确的是
A.洛阳江都
B.余杭洛阳
C.洛阳余杭
D.江都洛阳
10.
随着城市的繁荣,东京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不绝,还有热热闹闹的“瓦子”。下列能够为此提供历史证据的是
A.《秋郊饮马图》
B.《百子嬉春图》
C.《清明上河图》
D.宋代《货郎图》
11.
“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  )
A.说明了知识分子受社会普遍尊重
B.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C.道出了靖康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D.反应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
12.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某班前去参观“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展”。如果按照朝代顺序,他们依次进入的场馆应是
①元明清馆
②隋唐五代馆
③辽宋夏金馆
④魏晋南北朝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13.
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交子的出现
B.热闹的瓦子
C.景德镇的兴起
D.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
14.
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 卫青北击匈奴 B. 岳飞抗金
C. 文天祥抗元   D. 戚继光抗倭
15.
下列文物中,能够说明清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是

①达赖金印
②驻藏大臣令牌
③唐蕃会盟碑
④金奔巴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郑成功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主要功绩是
A.跨海收复台湾
B.加强中外交流
C.促进民族团结
D.取得抗倭胜利
17.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明长城(如下图)总长万余里,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B.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18.
从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制发展的趋势是
A.君臣礼仪的规范
B.君主专制的削弱
C.君臣关系的融治
D.君主专制的强化
19.
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逮捕和处罚的特务机构是
①兵部
②锦衣卫
③东厂
④刑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在不断巩固和发展。下面表格内容能充分说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
时期
机构
西汉
西域都护
唐朝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清朝
伊犁将军、行省
 
A.西藏B.库页岛C.新疆D.南海
21.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生旦净末丑影响全世界。下面关于京剧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戏曲已成为城乡人民的文化需求
B.地方戏曲日益繁盛
C.文化专制导致了戏曲的繁荣
D.徽班艺人的长期努力
22.
以下是康熙帝在位期间的业绩的是(   )。
①平定准噶尔叛乱 ②册封五世达赖 ③册封五世班禅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3.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组词概括1368—1840年的明清时期的社会特点,你认为哪一项概括得最准确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24.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在评论中国明清时期的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他们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A. 关注民生政策 B. 重农抑商政策
C. 闭关锁国政策 D. 禁绝对外贸易政策
25.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 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D.《资治通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