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都城开封市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人口高达150万,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都市。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世俗教育学校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兴起的关系。
材料一 北宋都城开封市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人口高达150万,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都市。
——朱绍候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不断被吸引到这些地方后……形成了城市。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数量一般不超过5000人,拥有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三 他们(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选聘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商业事务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于是,多数城市形成了世俗教育学校……到12世纪以后.…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和中世纪西欧城市有哪不同?(2)依据材料三,分析世俗教育学校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兴起的关系。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材料三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成为古今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和纽带。在西亚出现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建筑和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建设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体现,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观察材料一,写出图一中③代表的文明名称,图一和图二所代表的文明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分别属于什么文明类型?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东方文明的含蓄内敛和西方文明的热烈奔放是由什么决定的?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哪些方式?请就其中一种文明交流方式再列举一例。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的文明。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材料三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成为古今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和纽带。在西亚出现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建筑和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建设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体现,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观察材料一,写出图一中③代表的文明名称,图一和图二所代表的文明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分别属于什么文明类型?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东方文明的含蓄内敛和西方文明的热烈奔放是由什么决定的?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哪些方式?请就其中一种文明交流方式再列举一例。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的文明。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4-15世纪,随着西欧商品货币关系更加发达,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庄园已不能适应。1348—1349年黑死病席卷西欧,造成人口锐减,劳力短缺,耕地荒芜,领主难以经营庄园,纷纷把原来的自营地及已经死亡或逃亡的农奴的份地改行租佃制。至于农奴,只要他们交纳一笔赎金,即可宣布释放,许多农奴由此得到人身自由。于是,庄园经济逐渐瓦解。
(1)观察材料一两副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制度的异同。
(2)依据材料二,概括庄园经济瓦解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
材料一

材料二 14-15世纪,随着西欧商品货币关系更加发达,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庄园已不能适应。1348—1349年黑死病席卷西欧,造成人口锐减,劳力短缺,耕地荒芜,领主难以经营庄园,纷纷把原来的自营地及已经死亡或逃亡的农奴的份地改行租佃制。至于农奴,只要他们交纳一笔赎金,即可宣布释放,许多农奴由此得到人身自由。于是,庄园经济逐渐瓦解。
(1)观察材料一两副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制度的异同。
(2)依据材料二,概括庄园经济瓦解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在这种民主、自由的政治气氛下,人的潜在的“那种主观性精神的因素”得到充分的发挥。无论是神权还是人权都无法奴役人的思想。人们不再满足于背诵《荷马史诗》,在此之外找到了一个丰富的世界。成就了希罗多德的不朽名著《历史》;造就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产生了“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创造了雕刻巨匠菲迪亚斯。也使得希腊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圣地。
材料二 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材料三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外古希腊文学艺术繁荣的表现(除材料所述外)。
(2)依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和拜占庭文化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希腊文化和拜占庭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一 古希腊在这种民主、自由的政治气氛下,人的潜在的“那种主观性精神的因素”得到充分的发挥。无论是神权还是人权都无法奴役人的思想。人们不再满足于背诵《荷马史诗》,在此之外找到了一个丰富的世界。成就了希罗多德的不朽名著《历史》;造就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产生了“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创造了雕刻巨匠菲迪亚斯。也使得希腊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圣地。
材料二 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材料三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外古希腊文学艺术繁荣的表现(除材料所述外)。
(2)依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和拜占庭文化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希腊文化和拜占庭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伴随着帝国的扩张,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材料三 《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该法典鼓吹“君权神授”,皇权至尊,宣扬皇帝的旨意具有法律效力,反对皇帝就会遭到法律的惩治……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除英国外,大多受到罗马法的深刻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万民法产生的背景和罗马法学系统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三分析查士丁尼组织编撰《罗马民法大全》的原因并结概括《罗马民法大全》对后世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罗马法制建设中能汲取到哪些对今天法制建设的智慧?
材料一

材料二 伴随着帝国的扩张,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材料三 《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该法典鼓吹“君权神授”,皇权至尊,宣扬皇帝的旨意具有法律效力,反对皇帝就会遭到法律的惩治……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除英国外,大多受到罗马法的深刻影响。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十二铜表法》产生于罗马历史发展的哪一阶段?对罗马法制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万民法产生的背景和罗马法学系统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三分析查士丁尼组织编撰《罗马民法大全》的原因并结概括《罗马民法大全》对后世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罗马法制建设中能汲取到哪些对今天法制建设的智慧?
2.选择题- (共19题)
6.
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下列关于阿拉伯人自己创造的文化的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A.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对世界文化做出了独特贡献 |
B.《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
C.《天方夜谭》是阿拉伯史学的瑰宝 |
D.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
7.
“花刺子秘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繁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A.“公历”的由来 |
B.阿拉伯数字 |
C.巴格达的“智慧宫” |
D.60进位制 |
10.
关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A.认为抽签选举危害性很小 |
B.高度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
C.揭示了雅典民主的弊端 |
D.表明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11.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一一如中东文明。这种“借用”的产生是因为
A.亚历山大东征 |
B.东方文明先进 |
C.西方文明落后 |
D.罗马帝国东征 |
12.
它是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 |
B.万民法 |
C.公民法 |
D.《十二铜表法》 |
13.
所谓的封君封臣制,就是以土地的层层分封、占有为基础,以封君和封臣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上述材料体现了
A.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
B.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就不能改变 |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通过层层分封形成 |
D.封君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封臣是被统治阶层 |
14.
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能够阐释上述历史结论的历史现象是
A.庄园经济流行 |
B.封君封臣关系的产生 |
C.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
D.罗马教皇和世俗王权相互利用 |
15.
查士丁尼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但他在立法中又规定,主人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的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材料说明查士丁尼
A.废除了奴隶制 |
B.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
C.维护皇帝专制权力 |
D.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
16.
日本朝野醉心于学习和模仿唐朝的制度与文化,前后历300年之久。”下列选项与日本学习模仿唐朝有关的是
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
B.镰仓幕府统治的建立 |
C.大和政权实现了对日本的统一 |
D.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形成武士道 |
19.
16世纪初,英国一家呢绒厂出现了纺织工、梳毛工、修整工和染色工等不同的工种,他们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商品生产。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方式是指( )
A.手工作坊 | B.手工工场 | C.工场手工业 | D.租地农场 |
20.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组织 | B.庄园领主的土地称为“份地” |
C.庄园领主可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 | 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权益 |
21.
如下图中的“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该历法是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用这种历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该历法的基础是(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 B.罗马人的儒略历 |
C.中国农历即夏历 | D.苏美尔人的阴历 |
22.
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A.古代印度 |
B.古代中国 |
C.古巴比伦王国 |
D.古代埃及 |
23.
“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 B.波斯帝国 | C.阿拉伯帝国 | D.奥斯曼帝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