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请指出哪一人物为图1所示建筑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指出图1、图2所示建筑所反映的文化发源地。
(2)从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请将三幅图片分类,并说明依据。
(3)综上所述,你认为现在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交往?

(1)请指出哪一人物为图1所示建筑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指出图1、图2所示建筑所反映的文化发源地。
(2)从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请将三幅图片分类,并说明依据。
(3)综上所述,你认为现在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交往?
2.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和发展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的判罪或控告,都是非法的。
(2)材料二中的“我们”为追求自由平等进行了怎样的斗争?领导斗争的人物是谁?
(3)材料三中的拿破仑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4)试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
材料一 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的判罪或控告,都是非法的。
——《权利法案》
材料二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
材料三 我曾统领雄师百万,现在却空无一人;我曾横扫三大洲,如今却无立足之地。耶稣远胜于我,他没有一兵一卒,未占领过只寸之地,他的国却建立在万人心中。世间有两种武器:精神和剑。从长远来看,精神必将打败利剑!——拿破仑
(1)材料一中“臣民的权利”是哪次革命所取得的成果?革命后创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我们”为追求自由平等进行了怎样的斗争?领导斗争的人物是谁?
(3)材料三中的拿破仑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4)试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
3.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舞台上,有几个国家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向我十岁的儿子尽可能简单地解释这个宣言的本质,祝愿在他的心灵中能够永远刻上3月5日这个日子,以及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材料三:宣言声明:南方的奴隶将得到解放,一旦北方联邦军队进入叛乱区,就解除他们的奴隶枷锁。于是,他将这场内战变成了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从而得到了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北方人的士气更加高涨,南方人的继续顽抗似乎已经是徒劳无益的了。这一宣言鼓励大批奴隶离开他们南方的主人,开创了北方军队征集黑人新兵的新局面。
(1)材料一反映了1861年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只能回答一点)?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根据材料一、三中,两国通过改革或战争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
(4)根据材料三,写出这一“宣言”是指哪部文献?并评价这一文献的颁布者。
材料一: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向我十岁的儿子尽可能简单地解释这个宣言的本质,祝愿在他的心灵中能够永远刻上3月5日这个日子,以及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摘编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年份 | 棉花加工(吨) | 冶铁(吨) |
1861年 | 30951 | 327610 |
1891年 | 171994 | 992210 |
材料三:宣言声明:南方的奴隶将得到解放,一旦北方联邦军队进入叛乱区,就解除他们的奴隶枷锁。于是,他将这场内战变成了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从而得到了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北方人的士气更加高涨,南方人的继续顽抗似乎已经是徒劳无益的了。这一宣言鼓励大批奴隶离开他们南方的主人,开创了北方军队征集黑人新兵的新局面。
(1)材料一反映了1861年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只能回答一点)?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根据材料一、三中,两国通过改革或战争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
(4)根据材料三,写出这一“宣言”是指哪部文献?并评价这一文献的颁布者。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博览会(WORLDEXPO,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材料二: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

(1)根据所学知识,英国1851年的世博会有可能展出的先进工业展品是什么?
(2)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1851年英国为何能首先举办世博会?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重要信息?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日本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归纳材料对实现我国“强国梦”的启发。
材料一:世界博览会(WORLDEXPO,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材料二: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

(1)根据所学知识,英国1851年的世博会有可能展出的先进工业展品是什么?
(2)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1851年英国为何能首先举办世博会?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重要信息?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日本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归纳材料对实现我国“强国梦”的启发。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至19世纪,曾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那场革命,使我们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
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提到的“那场革命”使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哪些国家走在发展的前面?
(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社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一18至19世纪,曾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那场革命,使我们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
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提到的“那场革命”使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哪些国家走在发展的前面?
(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社会生产的发展?
2.选择题- (共26题)
7.
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A.古代埃及 | B.古代希腊 | C.古代罗马 | D.古代阿拉伯 |
11.
华盛顿在1783年12月的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A.取得了独立战争胜利 | B.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
12.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把世界各地连在一起 |
B.处死查理一世﹣﹣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
C.萨拉托加大捷﹣﹣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
D.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
13.
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哥伦布”“环球航行”“走上殖民掠夺”三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 B.文艺复兴 |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D.法国大革命 |
14.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D. 181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
A.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D. 181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
15.
构建知识的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 B.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
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 | D.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
17.
下表为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据下表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是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 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时间 | 发明者 | 国家 | 发 明 成 果 |
1782年 | 瓦特 | 英国 | 改进蒸汽机 |
1825年 | 史蒂芬孙 | 英国 |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
1866 年 | 西门子 | 德国 | 发电机 |
1876 年 | 贝尔 | 美国 | 电话机 |
1882年 | 爱迪生 | 美国 | 开设发电厂 |
1885年 | 卡尔·本茨 | 德国 |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试制成功 |
1903年 | 莱特兄弟 | 美国 | 飞机 |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 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
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 )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
20.
英国港口城市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B.为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条件 |
C.促进了美洲的经济开发 |
D.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 |
21.
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民意评选,结果马克思的票数高居榜首。说明了当今世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是( )
A.宪章运动的发展 | B.巴黎公社的成立 |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D.《国际歌》的诞生 |
22.
美国首都有一座人物建筑物,前面56级台阶象征“他”的年龄,四周36根台柱象征“他”在任时的36州,这个建筑物就是林肯纪念堂,以下属于林肯的贡献是()
A.确立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
B.维护了美国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 |
C.摆脱了“大恐怖”“大萧条”的经济危机 |
D.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
23.
下列对各国在19 世纪上半期所出现的历史情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 |
B.美国:奴隶贩子当众毒打和侮辱带着镣铐的黑人奴隶 |
C.中国:英国人在上海从事商业活动 |
D.印度:章西女王带领起义军保卫章西城 |
24.
一百二十年前的甲午战争中,成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打败了仍固守封建统治的清政府。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 B.明治维新 |
C.1861年改革 | D.百日维新 |
25.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了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这主要反映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
26.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了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这主要反映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
27.
比较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与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其共同点是
A. 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 B. 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
C. 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 D. 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 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 B. 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
C. 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 D. 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