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0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9

1.综合题(共2题)

1.
严复在《宪法大义》中写道:“制无美恶,期于适时,变无迟速,要在当可。”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请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中国古代某阶段中央机构示意图

(1)材料体现的是何种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的作用。
材料二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2)材料中指出“兵革不息”,其原因是什么?针对“普”的建议,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元朝疆域图

(3)图中A地是 (今是 ),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元朝在中央设置 管辖B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2.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等认为唐宋是中国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写出图片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 

史书记载,在唐都长安,太阳升起后,击鼓开市,开始贸易活动;傍晚日落前,关门闭市,停止贸易活动。
(2)依据材料比较,与唐朝相比,北宋城市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
材料三 

(3)材料所描绘的纸币,最早叫什么名字?出现在什么时期什么地方?结合所学,它的出现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

2.选择题(共31题)

3.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诗圣”、“画圣”分别是指(   )
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B.王羲之、杜甫、吴道子
C.颜真卿、阎立本、李白D.颜真卿、阎立本、杜甫
4.
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书画艺术成就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图),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是

A. 唐代国家统一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唐代文化繁荣
D. 宋代民族融合
6.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
7.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将诗中的“大散关”作为分界线中的一端的两个政权是 (  )
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
8.
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元朝,管辖今天的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B.行中书省C.中书省D.宣政院
9.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10.
契丹与西夏国力不断增强的共同原因是(  )
A.创制自己的文字
B.学习中原文化,发展生产
C.强大的武力支撑
D.汉人大量迁入,编练军队
11.
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精忠报国”的故事千古流传。他
A.统帅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B.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撤职
C.率领的军队称为“模范军”D.扭转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1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宋夏和议
B.宋辽盟约
C.宋金对峙
D.宋元对抗
13.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设立福建市舶司于泉州。市舶司是
A.管理造船业的机构B.提供住宿的机构
C.印刷纸币的机构D.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14.
宋朝时,任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体现出宋朝
A.重本抑末
B.重武轻文
C.重文轻武
D.重农抑商
15.
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
B.采用汉族的治国方略
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任用汉族大臣
16.
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了有效管辖
地方,建立的主要是( )
A.都护府B.宣慰司C.行中书省D.元帅府
17.
唐朝灭亡后,先后出现了五个割据政权,称为五代。观察下表,五代建立的地区在(  )
朝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都城
汴州(开封)
洛阳
汴州
汴州
汴州
 
A.长江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D.淮河流域
18.
历史上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隋朝
19.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
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建立者对应正确的是
A.契丹﹣﹣耶律阿保机
B.金﹣﹣元昊
C.辽﹣﹣完颜阿骨打
D.西夏﹣﹣努尔哈赤
21.
在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中,曾经定都或迁都今北京的有
①辽 ②金 ③元 ④西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2.
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A. 寇准
B. 宋真宗
C. 宋高宗
D. 明太祖
23.
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4.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秦朝--孝文帝改革--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B.汉朝--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C.唐朝--科举制的创立--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D.元朝--行省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的开始
25.
李明在博物馆看到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辨认出“江浙行省”“岭北行省”等字,此图最有可能绘制于 ( )
A.西周B.东汉C.宋朝D.元朝
26.
“至元初时,立总制院,而领之以国师。”“总制院者,掌浮图氏(佛教)之教,兼治西藏之事。”材料中的“总制院”指的是
A.西域都护
B.中书省
C.宣政院
D.军机处
27.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他给予铁木真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统一蒙古B.统一全国C.建立元朝D.创立行省制度
28.
《元史地理志》载: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导致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行省制度的推行B.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C.郡县制的实行D.分封制的推行
29.
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B.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
C.设宣政院管辖台湾地区
D.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30.
我国首届《诗词大会》上有这样一道题目: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宋代一位著名的状元,官至丞相。著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收丹心照汗青”。他应为(   )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文天祥
31.
下列业绩中属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是( )
A.起兵反抗辽统治者的压迫B.建立蒙古政权
C.定国号为元D.灭亡金朝
32.
下列朝代都曾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的统一,这些朝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秦朝、隋朝、西晋、元朝
B.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C.西晋、秦朝、隋朝、元朝
D.隋朝、元朝、西晋、秦朝
33.
“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