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综合题- (共3题)
5.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政治篇)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有哪些影响。

(经济篇)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2)下图一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
下图二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最早出现的时期和地区。
(科技篇)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园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3)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思想篇)教育部就11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提案”作出积极答复:提案“……具有积极意义
——《光明日报》“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4)如果由你写这个提案,请列举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理由。
(政治篇)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有哪些影响。

(经济篇)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2)下图一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
下图二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最早出现的时期和地区。
(科技篇)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园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3)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思想篇)教育部就11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提案”作出积极答复:提案“……具有积极意义
——《光明日报》“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4)如果由你写这个提案,请列举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理由。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
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大、人口多,情况复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赋予地方必要权力,让地方有更多的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发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整个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唯实《中国共产党关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三中的主要观点。
(4)综合上述四段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
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大、人口多,情况复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赋予地方必要权力,让地方有更多的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发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整个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唯实《中国共产党关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三中的主要观点。
(4)综合上述四段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7.
科学精神和理性思想推动了世界近代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牛顿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运动物体的科学规律以数学的精确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他的三条“运动定律”构成了所有深入研究的基础。
——罗南《剑桥插图世界科学史》
材料二: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达尔文的时代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
——大卫·布林尼《进化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牛顿的成就为人类历史的哪一技术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材料二中的“这些哲人”掀起了哪场思想解放运动?
(3)据材料三,指出达尔文的主要贡献。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你是如何理解的?
(4)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你对科学与理性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牛顿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运动物体的科学规律以数学的精确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他的三条“运动定律”构成了所有深入研究的基础。
——罗南《剑桥插图世界科学史》
材料二: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达尔文的时代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
——大卫·布林尼《进化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牛顿的成就为人类历史的哪一技术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材料二中的“这些哲人”掀起了哪场思想解放运动?
(3)据材料三,指出达尔文的主要贡献。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你是如何理解的?
(4)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你对科学与理性关系的认识。
3.选择题- (共11题)
8.
下列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南出土的司母戊鼎,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
B.北魏贾思勰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名著 |
C.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全面反映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
D.南宋中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10.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
B.隋唐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并且最终完成 |
C.宋代随着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D.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导致中国落后 |
11.
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下图所示城市状况是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


A.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
B.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 |
C.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
12.
近代中国有一批人把孔子描述成一位改革先师,打着孔子的旗号,提出“一套社会方案,如鼓励中国人戒掉鸦片、废除裹脚习俗、革除其他陈规陋习等”。这一批人是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
13.
“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自强求富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B.“变法强国梦”——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C.“民主共和梦”——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实现中国历史第一次巨变 |
D.“民主科学梦”——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
15.
解读数据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 1770年 | 1800年 | 1861年 |
英国的煤产量 | 600万吨 | 1200万吨 | 5700吨 |
美国的铁产量 | 5万吨 | 13万吨 | 380万吨 |
A.三角贸易后来居上 |
B.君主立宪制确立 |
C.工业革命的开展 |
D.电力工业兴起 |
16.
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本国的时代特征,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A.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共和国 |
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
C.反对殖民压迫、追求民族独立 |
D.限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 |
17.
(题文)“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有了第一台纺纱机。”材料反映的成果出自( )
A.明治维新 | B.1861年改革 | C.百日维新 | D.伯利克里改革 |
4.填空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